中国温州泰顺廊桥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

人气 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8日讯】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乡村中国——泰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本图文并茂的地理类专业书,居然打入畅销书排行榜。今年7月,台湾中原大学教授薛琴在亲身考察过泰顺后不由感叹地说:“泰顺廊桥的保护,要比美国的门桥好千百倍!”

据大洋网记者报导,日前,中国乡土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陈志华先生赴泰顺考察,记者有幸与其作了一番长谈。

泰顺的古建筑价值巨大

75岁高龄的陈教授是第一次到泰顺来,他一来就被泰顺的山水给迷住了,一呆就是7天。在陈教授的眼里,泰顺的廊桥、古民居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历史价值。

他说:“泰顺最有价值的是其具有世界影响的木拱廊桥。在中国桥梁史上,最早出现的木拱桥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一座桥,后来,人们都认为这种桥没有了。只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才偶然在甘肃发现了这样一座木拱桥,但已经和‘清明上河图’那种不一样,改进过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以为中国只有这么一座木拱桥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发现,原来泰顺山区竟然有这么多木拱桥。”

据初步统计,泰顺光是廊桥就有100多座。这些廊桥又分为木拱、石拱和木平之分,其中又以木拱廊桥居多。这些廊桥大都有屋檐,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侵蚀,又可为路人遮风挡雨、避暑纳凉。

泰顺的古廊桥曾经拥有两项中国虹桥之最:历史最悠久的是建于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的叶瑞阳桥,直到1965年修建公路时被拆除,历时500余年;跨度最大的是三滩桥,拱跨42米,超过了曾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古建筑中净跨最大的石拱赵州桥5米,可惜1950年毁于洪水。即便如此,今天的泰顺仍然留存着中国乃至世界最美丽的虹桥——泗溪镇的溪东桥和北涧桥。

再加上泰顺的“三条桥”、“薛宅桥”、“仙居桥”、“刘宅桥”……真可谓群星璀璨,光艳照人。座座廊桥如瑰宝镶嵌在群山之间,成为泰顺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在世界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近年来,已有专家提出,泰顺的廊桥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完全有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泰顺廊桥“申遗”够格吗

对此问题,陈志华教授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条件,一是申报主体要有它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这是指它本身的价值要足够。此外,就是看它的保存状态如何。”

在陈教授看来,泰顺的廊桥或木拱桥本身的价值是非常不错的,也很重要,但其周围环境的保存状态实在太差,破坏了整体形象。

“很多廊桥周围都盖满了像砖头一样的新房子,环境全被破坏了。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味道,连张好一点的相片都拍不出来。记得泗溪的一座廊桥边造了一条公路,造公路的时候是用炸药炸的山,结果周围被炸得一片狼籍。如果按照现在这个环境状态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认为,因岁月风雨的侵蚀,泰顺古廊桥遭到破坏的情况也日盛一日,不容忽视。
据悉,泰顺至今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木拱廊桥还有30多座,这些是价值最大的廊桥,但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不少已失去典雅原貌,有的因年久失修,甚至面临倒塌。如跨度最大的仙居桥,建于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有桥屋18间,净跨34.14米,是泰顺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如今却因破损严重而无法行人。

而位于新浦乡的祭下桥,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全长44.1米,单跨32.2米,桥屋15间,中间3间为三层楼阁,三重檐,翼角高翘,雄伟壮观。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及时采取抢救措施,1990年毁于洪水,已在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

所以,陈教授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一是抢修,把濒临倒塌、腐烂的廊桥加固加牢;二是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要继续往里塞东西。如果继续再往里塞,那将来真的不可收拾,假如能控制到现在这种程度,损失还不大,到时再拆还来得及。

陈教授说:“四川青城山、福建武夷山也是耗资数亿元,清除了周围许多碍眼的建筑物后才评上‘世界文化遗产’的。”

不伦不类的“古董”有多少

在与陈教授的长谈中,记者听得最多的除了泰顺的廊桥,就是他对我省永嘉楠溪江古村落、兰溪诸葛村等一些地方的懮虑。

几年前,陈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曾说:“10年来,我陪过好几批朋友到楠溪江中游的村子里去参观。他们一个个都埋怨我,说我‘害’了他们,说‘看过楠溪江的村子,再看别处,就没有味道了’!”由此可见,楠溪江中游的村庄在当年是何等地具有魅力!如今,短短的几年才过去,在陈教授的眼里,这一切却已恍如隔世。

“10年前,那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农村,数量众多的古村落星罗棋布,个个都是拥有民居、宗祠、亭台、池榭、书院和寨墙等功能齐全的传统小社会,几个村落选址还同时借山水而设置,这在国内村落建筑中是极罕见的。而如今,许多老建筑都拆掉了,拆得破破烂烂、七零八落。周围却盖起了钢筋水泥的‘刀片’房,大大破坏了原有的文化底蕴!”他叹息:“楠溪江中游的古村落已经很难挽救了!”

而尤其令他难以释怀的是,从1989年到2001年,他总共到楠溪江去过10次,每次去他都给有关部门建议如何保护中游的古村落。

“他们确实也很重视,但没用,当地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下来。忽而又激动地抬高了八度,“东西都没了,还谈何价值?”

与楠溪江古村落相仿的是,兰溪诸葛村最初的保护规划也是陈教授协助做的,最终的结果却是未经他认可就擅自造了一个“八卦村”。

他说:“我当时确实很气愤,这简直莫名其妙嘛。明明是一个普通的水池子,硬说是八卦,花了10多万元填掉了一半。本来水池子是非常漂亮的,四面都有倒影,比安徽古村洪村的倒影还要漂亮,结果填掉后什么都完了。这都是文物哇,哪有这么造的?”

作为一个建筑学家,他希望我省现有的一些古建筑、古村落应进一步加快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遗憾!只有这样,泰顺廊桥、楠溪江古村落……才可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瑞典研发高效便宜可充电锌电池 弥补锂电池缺点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状星团为宇宙化石
马斯克560亿美元薪案获批 股东解释原因
Light Phone推出第三版傻瓜机 只打电话不上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