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计算机业已告别黄金时代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1日讯】近20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成为推动世界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自去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增速放慢以及全球主要市场进入饱和状态,企业和个人对IT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使得个人电脑市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据IDC的统计,全球PC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量减少到2980万台,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比第一季度减少了7.2%,出现了历史上首次萎缩现象,这对一直保持两位数发展速度的计算机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但目前情况似乎发生了转机,近期高盛公司调高了对英特尔、高通、ADI等半导体芯片厂商的评级,并指出计算机产业到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复苏。英特尔公司也预计计算机行业的需求将会出现反弹,因为新的处理器制造技术和不久将发布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将为计算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一些新兴国家对计算机的需求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达国家需求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仍有很多分析人士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由于目前美国和世界经济前景并不明朗,IDC最近降低了对PC市场的预期,并预测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衰落将持续到2002年,而且2002年以后市场增长也将会是缓慢的。

与欧美市场的疲软相比,中国市场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PC市场从1991-1999年间的年平均成长率高达56.8%,以联想、方正、长城为代表的一批国内PC制造商依靠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和本土化的服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2000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的总销量为678.2万台,比1999年同比增长了38%,销售额达到了649.1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了28.4%,其中国内品牌机的市场占有率达57.8%,远远超出国外品牌机20.4%的市场占有率。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PC市场的疲软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今年上半年国内PC市场仍然保持30%的增长率,联想一季度个人电脑销售达65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8%,国内上市公司方正科技的中报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相对于美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和90%以上的商业公司拥有和使用个人电脑,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个人电脑普及率不到30%,全国则不足10%,Internet的普及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加速都对计算机产品产生持续的市场需求,可见中国计算机市场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全球PC生产厂商,戴尔已在中国市场采取了大规模的低价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IBM、康柏、惠普等国外厂商也纷纷调整制定新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在强调服务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大国内市场幵拓方面的投入,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研制生产符合中国客户需要的中、低档PC。由此可见,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国内厂商绝不能掉以轻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芯片巨人英特尔的真正麻烦:PC狂热时代的终结 (6/21/2001)    
  • 能够生产10G Hz芯片的设备问世 (1/13/2001)    
  • 计算机业巨子 惠普创办人Hewlett周五去世 (1/13/2001)
  • 相关新闻
    计算机业巨子 惠普创办人Hewlett周五去世
    能够生产10G Hz芯片的设备问世
    芯片巨人英特尔的真正麻烦:PC狂热时代的终结
    瑞典研发高效便宜可充电锌电池 弥补锂电池缺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