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处处“签”就中国 台湾陷更大危机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特稿

第五次两会会谈初定,将纳入极具争议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议题。但从过去协商经验看出,马政府从议题的铺陈、到谈判策略的统合等,都面临中国的强力挑战;眼见协商内容将愈重要,台湾却反陷更大危机。

马政府上台至今,短短一年半,便签了十二项协议;但实施后发现,与原先宣称目标,还有极大距离。个中问题,在于我方急于为签而签,被对岸洞悉掌握;所签内容不仅未如期待,反得处处迁就中国。例如:空运协议要有利,便需第五航权,让台湾飞机到中国去,还可延远飞至其他国家,但中国硬是不放。讽刺的是,明明空运协议签下来,对方是占大便宜,我们仅赚有限利益,结果却被中国宣传成这是对台湾的经济帮助、是为台湾同胞谋福利。谈判氛围上被塑造成我们有求于对方,气势矮一截,是要如何平等协商?

ECFA的问题也是这样。目前较清晰的内容,只有要求中国给台湾的特定产业零关税,而其他尚未具体成形,都用“架构”模糊处理。倘两岸经贸交流都对双方有利,何以议题铺陈的结果,都变成在等中国经济施惠。

已有愈来愈多人质疑,如果仅部分产业需零关税,为何不是就此范围协商,而是扩大为整个两岸的经济框架?

这么重要的议题,却简化为绕着那些产业能在“早期收获清单”里打转,像是乞求对方恩赐;这样的ECFA签下去,会有利台湾吗?尤其,马政府表现出一副急于签署姿态,北京只会抬高价码,要求台湾增付其他代价。像这次租税协议因中国临时变卦而签不成,也清楚嗅出对方喊价味道。

租税协议堪称ECFA的基本前提,马政府暂不同意对方的翻盘,但能有多少坚持的空间?也不禁让人怀疑。这还看出在谈判技巧上,我方只懂阵地战,常一个一个协议来谈;但北京则是拿一个绑一个,相互牵制。

议题铺陈常受制对方,除领导人的智慧外,整个谈判团队在策略的统合、分进合击的能力,亦属重要关键。

台湾与中国交手,部会间常各行其是,中央与地方也各吹各的调,没一个能负责把关、协调与整合的机关。马政府从上到下都高喊开放,而且还比谁速度快、谁会吹捧;扭曲的政治正确、失控的政府,将为台湾带来灾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