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季达:哥本哈根在吵什么?

季达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9日讯】编者按:十二月,一百九十多个国家代表聚集丹麦哥本哈根,进行了十八天的温室气体减排的讨价还价。会议从各国低阶环境气候代表争吵不休开始,到最后三天才交给部长级讨论,而到了最后一天,约一百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才陆续到场,准备最后的拍板。事实上,关键的只是美国、中国、印度、巴西等几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一半以上。“没有美国和中国参与的气候协议,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一名欧洲外交官这样断定。

历时十八天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由于各方意见分歧大而陷入难产的僵局,在会议最后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国家”才共同提出了一个最终的议案。经过全体大会三十一个小时的“马拉松讨论”,终于达成了一个只有象征意义的“哥本哈根协议”。而原本计划在星期五结束的会议,也在马拉松讨论中拖延了整整一天才告闭会。

没有人满意的协议

这份不具有法律意义的哥本哈根协议,既是美国和中国的妥协,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妥协。《哥本哈根协议》按照中国的意图,基本肯定和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却没有对世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做出任何硬性的减排要求。协议文件中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没有提及,只在附件中有一份表格,涵盖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档案中标明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提供的资金计划,以及升温控制目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两摄氏度。文件中并没有预测二氧化碳的峰值在哪一年出现。

美国的一位官员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对这个协议完全满意,而且它也不足以防止今后气候的危险变化,但它依然标志着向前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

英国乐施会国际(Oxfarm International)董事总经理郝布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的失望,他认为这个协议“承诺要把温度上升控制在两度之内,但却不承诺具体行动”。他认为,这意味着承认已经承认的危机,但却把这次会议本来应该达成的承诺,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安排,推到以后才去争论。

最不高兴的是非洲的代表。苏丹的气候代表指责说,没有具体行动的协议没有任何意义,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六百万非洲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虽然如此,非洲代表仍然投票同意了最终的协议。

而最失望的国家是太平洋岛国图瓦卢(Tuvalu),“我有铁达尼号正在加速下沉的感觉,看来我们已经到了要放下救生艇的时候了。”该国代表弗瑞悲观地表示。图瓦卢是一个岛国,全国土地仅仅高出海平面两三米,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将是第一个遭到灭顶之灾的国家。该国的“救生艇”,是购买土地全国搬迁。

中国坚持不受约束

在冰天雪地的哥本哈根谈论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件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有些滑稽的事情。英国“绿色和平”的主席总结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政治家能够超出狭窄的本国利益看问题,更不要说去关注那些面临气候变化威胁的成百上千万人了。”他对英国广播公司说。

事实上,虽然全球温度上升趋势已经被承认,而控制这一趋势的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成为各国的共识,但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在各个国家却存在几乎难以妥协的难题。

温室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组成,科学家认为,这些温室气体构成了一道地球和周围太空的阻隔,使地球的温度无法像以前那样正常散发,而聚集在地球的热量越大,地球的温度便无法避免逐渐上升,正如一个玻璃房的温室一样。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便成为应付地球温度上升的主要(目前几乎是唯一)的方法。目前唯一有约束性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条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以及该条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

由于《京都议定书》中对中国等发展国家没有任何硬性的排放要求,因此受到中国政府的极力欢迎。从一九九七年到现在的十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中国的GDP总量并且快速超越多个世界主要经济大国,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导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长。有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二零零八年起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新的变化,使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控制问题中的新焦点,呼吁中国减少排放的声音日益增加。

但对于刚刚开始工业化的中国来说,这种要求当然极不合理。“就像各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西方国家已经吃了很长时间,中国刚刚开始吃,他们就说应该由中国买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在哥本哈根这样形容中国的立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维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以及该条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是否能够接受任何协议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不能硬性安排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只能由中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温室气体减排”。中国政府在会议上承诺,在未来二十年把二氧化碳排放比例降低40~45%。

美国不愿经济受损

美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参与国之一,既不签署该条约也不从条约退出。甚至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之前,美国参议院就以九十五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要求美国政府不得签署同意任何“不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有具体目标和时间限制的条约”,因为这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危害”。虽然参加《京都议定书》谈判的美国副总统戈尔仍然像征性的签了字,但考虑到参议院当时的态度不可能通过该条约,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

克林顿卸任之后,接任美国总统布什一直强调不会把条约提交国会批准,他表示原则上他并不反对《京都议定书》的原则,但认为议定书规定的要求会损害美国的经济,他强调目前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此外,他对条约的一些细节也不满意:“世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是中国,但是中国却被排除在《京都议定书》的限制之外。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问题,我们以及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美国还要在对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中担任领导地位,但不愿意被需要承担义务的这一有缺陷条约所束缚。相反,美国政府一贯乐于在有关气候变化的事务中担任领导角色。我们现在的做法必须和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这一长远目标相一致。”

根据美国能源资讯管理局公布的资料,二零零三年中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吨,比一九九零年增长了40%,但与此同时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5.44吨,将近中国的八倍。全球已有一百四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京都议定书》,其中包括三十个工业化国家。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4%,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大家争做卖炭翁

《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减,做出了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安排。在六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Carbon Trade)。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Carbon Market)。

这项交易安排,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货币化,使环境保护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事实上,二零零四年英国率先成立了碳交易所,开始买卖所谓的“碳权”。碳交易在过去几年迅速增长,到二零零七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比二零零四年开始实行碳交易之初增长了六十倍,交易量从一千万吨增长到二十七亿吨。截至二零零八年,全球碳交易额达到三百亿美元。

根据挪威的点碳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市场上的碳额度价格由二零零四年十二月的每吨8.47欧元上涨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的22.86欧元。该公司预计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六百亿美元;二零一二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一千五百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中国市场备受瞩目。点碳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最适宜发展碳减排项目的国家,其次是印度和智利。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预计为每年七亿至三亿吨,由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一百四十亿至六百五十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

用更为通俗的语言,碳交易的前提是,碳排放现状减去未来排放情况所获得的差额,便可以出售获利。碳排放强度,大致由每单位GDP包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成。因此,碳交易涉及到如何确定、计算、监测、监督现在和未来的碳排放量。

在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上,中美之间争吵严重,几乎导致整个气候峰会彻底破裂。其中最大的分歧点之一,是中国政府坚决不同意由外国或者联合国机构来确定、计算、检测和监督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然而国际社会显然对中国自主制定的标准和自我监督并不信任。

由于碳交易目前仍然只是现货交易,未来期货和衍生产品的出笼,将形成一个所谓全球碳金融市场。欧洲一些金融专家估计,在未来二十年之内,碳交易总量可能将超过五千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未来谁占据其利益,其实是目前气候峰会争论和标准争夺的主要原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著名诗歌《卖炭翁》,写的是南山老翁烧木卖炭的艰苦生活。估计当年的香山居士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之后全世界各国领袖为争当“卖炭翁”,在冰天雪地的丹麦吵个不亦乐乎。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疋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如今各国“卖炭翁”的半疋红纱,价值数亿美元,更是南山老翁做梦也不敢想的。◇

本文转自第153期《新纪元周刊》
http://mag.epochtimes.com/gb/155/7367.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气候峰会成果不如预期  潘基文吁明年再来
英国痛斥中共将气候谈判变成闹剧
气候协定不如意  澳洲为减碳提早大选概率低
气候峰会僵局 路在何方(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