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访曲解争议 美联社杠上马英九 马急澄清

人气: 8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吴涔溪台湾台北报导)美联社10月19日专访中华民国马英九总统,在报导专访内容时指出,马英九首度就两岸政治对话表明,“如果他在2012年获得连任,政治对话最快有可能在第2个4年任期内开始。”由于涉及两岸政治对话“时间表”的敏感议题,马英九19日晚亲自出面澄清,强调他“完全没有把政治问题的讨论与所谓的第二任连结在一起”。

美联社一篇专访让马英九紧急出面澄清,强调美联社“扩大解读”他对两岸政治对话的谈话;总统府及新闻局更要求美联社修改已经发出的报导,将“准备好(is ready to)进行政治对话”改为“不排除(is open to)”。然而美联社坚持不肯删掉“二○一二年可望进行政治对话”的部分,负责专访的驻台资深记者温逸德(Peter Enav)则强调,“我们的新闻正确无误”。

10月19日上午的美联社专访,由温逸德及Brian Carovillano共同进行。马英九以英文接受采访,总统府发言人罗智强、公共事务室主任陈永丰,以及新闻局长江启臣全程陪同。所有专访内容都有逐字记录,总统府并存有录音档。

当天下午,美联社发出报导后,台总统府发现报导内容与马英九原意有所出入,立即由新闻局派员与温逸德等人沟通,并提供专访逐字记录,希望美联社能修改已发出的报导,尤其是当中关于马英九若在2012年赢得连任之后,将推动两岸政治对话的部分。

据悉,美联社坚持报导记者“认知”没错误,只愿意做局部修改,“修正版”将原版导言“马英九表示在两岸经济议题解决后,台湾“准备好(is ready to)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修改为“不排除(is open to)”。另外并在文中提及政治对话一段,加进“在被问到是否将于第二任进行政治对话时,马英九表示,将视两岸关系进展速度而定”。

对于总统府最为在意的“马英九暗示,两岸政治对话可望在二○一二年,他赢得连任后进行”,美联社则坚持保留,不做删改。马英九对部分内容与他原意不同,发出澄清声明,并对美联社表达遗憾并抗议。

短短十个月内,马英九连续接受美国三大重要媒体专访,去年底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专访,对于“两岸能否如大陆期待达成统一”的问题,马英九用了单数的“decade”,成为马提出了十年的两岸统一时间表,而不是需要“decades”(数十年)的时间(另一媒体为CNN)。

有台湾媒体质疑,虽然马英九英文很好,但有关国家政策的议题,用词需再三斟酌,不能预期外媒与其有同等深入的体察和默契;用中文或英文讲稿回答,不仅可避免政敌的延伸解说,也可消减民众的不确定感。

时机敏感 台媒头版头条报导

连续两天,两岸间的政治话题在台湾内部引起波澜。首先是18日一场“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长陈长文公开向马英九抛出“2012马胡会”的倡议,马模棱两可的回复会慎重考虑,让外界将马对“马胡会”作正向的解读。再加上19日美联社登出马英九连任后将考虑两岸政治谈判的谈话,引起20日台湾各大媒体头条报导。

联合报在头版以“马胡会现不宜 马:相见不如不见”为题报导,指出:“两岸领导人‘马胡会’之说甚嚣尘上,马英九总统昨天两度郑重澄清。他先是在接见海外华人企业家代表时强调,目前并非马胡会时机点,‘相见不如不见’。”

自由时报以“美联社专访 马:若连任 两岸将政治对话”为题,文中除刊出马英九的澄清没有和连任扯在一起,也引用绿营人士的批评:“民进党团干事长管碧玲则指出,马英九在陈长文抛出‘马胡会’议题的隔天,说出第二任进行政治对话,这是有计划性的发言,藉以对中表态,盼中国能继续支持其连任。”

中国时报则以“美联社:2012两岸政治对谈 马澄清 府抗议”为题在头版报导,文章强调美联社有关马英九将在2012年连任后和对岸进行政治谈判的引述,“引爆政坛震撼弹!”文章并重点报导马英九的澄清动作及澄清内容。

苹果日报则以“美联社报导 马大动作更正”为题,强调“谈话挑动最敏感政治神经,担心波及五都选情,马昨晚随即举行记者会灭火。”文中并引用蓝绿两党发言人评估对蓝绿选情的冲击。国民党评估绿营会藉题发挥,发言人苏俊宾说:“但若对一篇不尽正确的报导过度操作,恐怕有反效果。”绿营方面则引用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说法,评估马谈话对“五都选举没有直接影响”,但质疑马终极统一的立场。

府大动作刊登专访“原文对照”

总统府则大动作刊登“美联社专访总统报导与答复原文对照”,总统府发言人罗智强并表示,未来会慎重思考外界建议,衡量媒体属性、采访议题,来决定使用中文或英文受访。

总统府于“原文对照”新闻稿中指出,首先,在有关统一的问题上,美联社在报导中表示:
  Any political union, he said, would require Beijing to adopt democracy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under special scrutiny following the award of the Nobel Peace Prize to jailed China democracy campaigner Liu Xiaobo. Because of such concerns, Ma did not cite any timetable for the process, saying it would be a “long historical” transition.

实际的访谈录音逐字内容(译成中文)如下:

记者问:“我想要回到前面您提到的部分。我想我刚才听到阁下表示,一个真正的民主体制政府在中国大陆出现,是台湾民众唯一会考量与中国大陆就统一进行对话的途径。”

马英九回复说:“我想那会有帮助,会有帮助。换言之,台湾民众需要多长时间才会认为是时候来做这件事,这并没有办法保证。民调显示,大部分的民众是支持维持现状。而显然这样的趋势已经维持了至少超过20年之久。从目前高比例支持维持现状的情况来看,我想还会持续下去。到目前为止,撇开经济面向,中国大陆在政治上朝向民主的改革仍然鲜有进展。”

其次,在针对两岸谈判政治协议问题,美联社在报导中表示:
  In between the poles of union and separation, Ma said his government is prepared to discuss political agreements, including security issues, as soon as the priority economic issues are dealt with. He suggested that those political talks could start as early as a second four-year term if he wins re-election in 2012.

针对相关议题的录音逐字稿(译成中文)如下:

记者问:“如果您赢得下一届总统大选,您将会延续您刚所提出的政策吗?也就是您在下一任也会坚持经济开放、两岸观光,但是不触及政治对话,或者这只是你在第一任的承诺?”

马英九回复说:“这个问题将视我国与中国大陆关系进展的速度而定。举例来说,目前在我就职以来的两年半之中,我们已经与中国大陆签署14项协议,但更重要的议题尚未完成协商,例如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及两岸解决贸易争端协议等。….. 我们并不是刻意拖延政治对话,但是经济议题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民众也支持政府先解决经济问题,再讨论政治议题的立场。”

记者问:“我完全了解您的意思,如果经济的议题在您担任总统的第二任期都妥善解决,您会进一步与对岸讨论政治议题吗?”

马英九说:“正如我所说的,这将视双方进展的速度,端视以上的问题能否得到满意的解决,当然牵涉到大陆的政策都相当敏感,而我们施政的决策将会依循大多数的民意支持所进行。因此,当我们擘画政策蓝图时,我们的优先考量是国家的需要,其次是民意的支持,第三是国会的监督,借此来确认政策是否符合民众的需求。”

记者再问:“两岸由经济议题至政治性议题之进程中,是否会触及安全议题与建立双方军事互信机制?”

马英九说:“本人认为,广义之政治议题即包括了建立两岸互信建立机制,两岸在解决主要经济议题后,自然会谈及双方之互信建立机制。但我们并不急,因为,在我方努力下,两 岸紧张情势已大幅降低。当我们提到互信建立机制时,两岸在协商及签订ECFA时,事实上就可视为一种很重要的互信建立机制。两岸谈论洽签ECFA的时间持 续超过一年,双方参与人员在整个过程中事实上已建立了某种程度的互信,这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双方人员可以随时透过电话进行沟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