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时﹕中国正养育出一代留守儿童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0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编译)由于越来越多中国农民抛下孩子前往城市找工作,有大约5,800万儿童被留给祖父母抚养,传统的紧密家庭关系正在被侵蚀。

《洛杉矶时报》报导,安徽省李庄古镇(Lizhuang)这个村子有许多空房,孩子被留下与体弱的祖父母相守。多数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已离开了这个充满车轮痕迹、泥泞道路以及干枯玉米田的村庄。

一个接一个的房子重复着同样的家庭故事:父母迁往大城市工作,他们年幼的孩子留给祖父母、曾祖父母或其他可以给他们吃住的亲戚。在孩子10岁左右被认为够大时,许多就住到公立学校附设的拥挤宿舍。

一个世代的留守儿童正在中国长大。研究人员估计,至少有5,800万名儿童,也就是全国有将近四分之一以及农村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在成长时父母有一方移居找工作。这些儿童当中有超过半数是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

研究人员说,这些孩子遭遇精神和感情上的挑战,他们很多学业跟不上,最后在青少年时便辍学,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去工作。

由于居民成群地离开这个凋零的村庄前往城市找工作,过去二十年来迁移率大增。这些留守儿童是中国传统价值在追逐经济机会和增长中快速瓦解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出例行的迁移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

77岁的蔡仲瑛(Cai Zhongying,译音)是一个几乎是空的家园的女家长。蔡和她78岁丈夫的工作是照看这些屋子,并扶养小曾孙子直到他们大到可以工作。这对夫妻有六名子女,本希望老年时能获得照料。现在他们反而变成无休止的父母,扶养大批的孙子和曾孙。最近,他们在照顾两个4岁和6岁的孩子以及菜园山上的石榴园。

“我丈夫有时会哭,因为小男孩总是抱他的脖子而且在他身上爬”,蔡说:“我的丈夫精疲力竭。”

不过,和这对夫妻当年困难时候要带六个小孩相比,最近几年是有进步。当时,他们很难有足够的食物给大家。吃饭时会有激烈的争吵。

“整个场面一片混乱”,蔡说:“一些孩子真的应该要带去和父母一起。现在想到这,我就想哭。”

曾经是赛珍珠(Pearl S. Buck)的故乡和灵感的安徽省是中国最贫穷地区之一。多年来,仅能维持生存的农民努力免于饥饿。附近有一个煤矿,不过只有少数村民幸运地找到工作。

其他人还有别的路。村民们往南部和东部,到有摩天大楼和郊区工厂的大量沿海城市,或是去更繁荣城镇的更大煤矿。去上海、平湖或徐州。

如果劳工把孩子带在身边,意味着尽管自己的生活都没有把握,还要支付城市学校的费用,给孩子住,并且在上班工作时有人看护他们。中国的儿童享有九年免费教育,不过就读户口所在地之外的学校就得支付巨额罚金。

“人们选择与孩子分开,因为他们没有其它选择”,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时正新说。

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对留守儿童的境况,以及中国家庭传统上重视的亲密无间和对子女加强养育的被破坏,普遍感到不安。

城市里成立了民工学校,今年并推出一项计划,让孩子在暑假时到大城市与父母一起。不过,民工学校远不如主流的公立学校,而且目前为止只有极少的孩子去北京与父母团聚。

中午时间,蔡的丈夫李佳诚(Li Jiachen)把6岁的曾孙女置于自行车的后架上,载回家午休。他坐下,点了一支烟,叙述他的家人面临的选择时便开始哭。

“我养我的孙子时,我只能给他们食物,没有别的”,他悲哀地说:“然后,到他们15岁时,他们都离开去工作。”

其它时候,李、蔡就比较乐观。他们耸肩说,孩子与父母不太熟也不会想他们。而且不管怎样,他们的环境中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邻居大部分也是爷爷、奶奶,帮助养育年轻的一代。

这个家庭曾经面临更严重的情况。当收成特别差时,蔡被迫乞讨来养活她的孩子。现在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和其他村民一样,这家人认为集体离开村子有利有弊。即使这些破碎的家庭情绪混乱,但一个成功的希望闪现着。

相关新闻
中国农村儿童失学无助愈加严重
中国5岁以下农村儿童夭折可能性远高于城市
柴玲国际儿童节在美国会山为中国女童发声
国内领养增加 中国官方增加领养儿童限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