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茶趣

茶书画︰萧翼赚〈兰亭序〉(上)

据专家考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相传上古神农时代,茶就已经出现,是神农遍尝百草时发现的。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及唐朝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自古以来,“饮茶”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艺术。茶文化其多样而丰富的内涵,为书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盛的题材。历代文人与茶墨结缘,以诗咏茶、绘茶,而从众多古诗画作中发现,饮茶自神农开始,到唐朝就非常盛行了。

因此,唐朝的茶艺发展蓬勃,茶事活动这一主题,也不断的被人以诗、碑帖、画作等不同形式呈现,不仅反映出唐人的饮茶风尚,也使人感受到茶文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

茶事活动在历代绘画作品中都有非常生动的描绘。据考古发现,唐朝名画家唐立本是唐朝品茶图绘画创作的第一人,他一生的茶画创作共十三幅,其中以〈萧翼赚兰亭图〉最为传神,在茶、画界占有极高地位。

阎立本,唐朝万年人,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官至右相,故当时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他根据唐朝何延之所撰〈兰亭始末记〉(简称〈兰亭记〉)而绘制了〈萧翼赚兰亭图〉,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画作。赚,即诈骗之意,画中描绘唐朝监察御史萧翼,智取辩才和尚手中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帖,献给唐太宗的故事。

〈兰亭序〉的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正是修禊节。当时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一起到会稽山阴的兰亭过禊节。参加者引水环曲成渠,后环坐曲旁,以觞盛酒,放置在曲水上游,任其顺水下流,停在何处,则由某人取觞而饮,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修禊,是古代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在黄历三月上巳日,在水边盥洗,藉以拔除不祥。

当天,流觞畅饮,一觞一饮,共得佳作三十七篇。有人提议将当日即兴诗作汇编成集,这就是《兰亭集》,众人又推王羲之为其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便是〈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

这篇〈兰亭序〉是有涂改、修正的草稿,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书”,又称为〈临河序〉、〈禊序〉、〈禊帖〉。序中记述兰亭景色之美,众人聚会的欢乐之情,发抒好景不长,感叹生死之无常。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精妙,其中“之”字有二十多个,千变万化,无一雷同,不愧是中国行书的绝世佳作。

据说王羲之酒醒后又写了数十遍,最终都不及第一遍所写。他认为当时就如有神助般,一挥而就,所以他也非常珍惜,视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就出家,善书法,草书尤胜。后来,智永和尚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和尚精通琴棋书画,知道〈兰亭序〉的价值,把它珍藏在卧室梁上一个特意凿好的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