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砖雕社区 新店艺文特色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7 日电)砖雕是要在软泥胚上,展现硬功夫的艺术;台北县新店下城社区发展协会邀砖雕艺术家陈逢显指导,齐心创作社区专属作品,连95岁的长者都参加,期待这项装置艺术成为社区门面。

砖雕是在砖上雕出图形或装饰,受到材质的影响,多半以线条为主。台湾的砖雕艺术逐渐失传被淡忘,目前,在传统建筑的老街、寺庙、宅第、花园,还偶尔可以欣赏到砖雕之美。

淡水红毛城的前英国领事馆,工匠在红色砖雕的手艺,与绿瓶栏杆的色彩形成对比,让领事馆与红毛城主楼相互辉映。刻有“VR1891”及英国蔷薇花图案的砖雕,相当精致。

毫芒艺术雕刻家陈逢显,钻研、制作、薪传砖雕艺术多年,除展示砖雕精致作品,也在社区与学校传授砖雕艺术。下城社区发展协会的妈妈们邀陈逢显不藏私倾囊相授,希望将下城活动中心外墙,打造具有人文艺术特色的装置艺术。

协会理事长赖素珍表示,社区志工多以照顾高龄民众为主,经由集体创作,希望将社区打造成艺廊空间,并整合社区内的古厝与风景点,让观光客愿意到社区体会古朴之美。

社区自6 日起请陈逢显指导,连95岁的阿嬷都兴趣浓厚来创作。有的阴刻兔子等动物线条,有人划上卡通图案,甚至更高竿的还尝试阳刻图案、浮雕,展现尚未入窑烧成砖的土胚雕刻,可造性高的优点,且所雕刻之线条,也自然圆滑。

陈逢显表示,台湾“砖雕”文化早年为传统建筑艺术中,与木雕、石雕并列三雕之一,但砖雕是比较独立的特殊艺术,可分为窑前砖雕与窑后砖雕,深具台湾文化气息及人文特色。

陈逢显分析,“砖”文化最早于400多年前自中国大陆引进台湾。荷兰人占领台湾时开始“烧砖”,对台湾的开发与建设贡献源远流长,并留下许多美丽的砖造建筑。

其演进过程更可说是台湾历史文化的缩影与回忆,如台北县板桥市林家花园、三峡民权老街老宅第等。

陈逢显说,目前推广的“窑前雕”,在未窑烧的生胚上雕刻,因含有水分、较柔软,容易雕刻,但烧制时容易变形,“窑后雕”砖材硬且脆,雕刻较耗工、富挑战性。

陈逢显说,红砖除了筑墙造屋,还可以雕刻出图纹,如荷花、蝴蝶、恐龙、企鹅等,雕刻时容易下刀,若不小心出错,只要用水轻抹即可重来,他希望透过社会教育推动“砖雕DIY”的活动,体验古老的人文艺术。


砖雕是在砖上雕出图形或装饰,毫芒艺术雕刻家陈逢显(前)钻研、制作、薪传砖雕艺术多年,除展示砖雕精致作品,也在社区与学校传授砖雕艺术。(民众提供/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