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23):孔子知人与“冰山理论”

作者:薛驰
孔子雕像,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孔庙。(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9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十》)

 【注释】

视、观、察:这三个字在这里似以深浅的次第为序。朱熹说,“观,比视为详矣;察,则又加详矣。”《大戴礼‧文王官人》曰 :“考其所为,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以:以,作为。杨伯峻则把此处的“以”解释为“与”,把“视其所以”翻译为“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

由:“由此行”的意思。《论语》中的“行不由径”“小大由之”“民可使由之”等的“由”都如此解。(杨伯峻)

安: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精神追求。如《论语》中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说宰予)“女安,则为之”等。

廋:音sōu,隐瞒、隐藏。

【讨论】

第一篇最后一章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怎么“知人”呢?本章言知人三部曲——视、观、察。

“视其所以”,就是看一个人所干的事,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为善还是为恶。但是,干好事的就一定是好人、干坏事的就一定是坏人吗?

可不一定。这就要从“视”进一步到“观”: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朱熹说,“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

又怎么知道这个人是否“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这就得再进一步——察,洞察这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状态,所“安”何在。因为,一个人未尝不错做一两件坏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为好人。相反,“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安”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的“志”,他的价值观和信仰,这是决定一个人本质的东西。能够看透一个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才算真正的知人识人了。

通过“视、观、察”,孔子极具信心地说“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瞒得过我们呢”!甚至连说两遍。

无论是谁,其实都希望自己能“知人”。对普通人来说,希望通过“知人”结交真朋友;对执政者来说,希望“知人”而“善任”,做到长治久安,如果忠奸不分,所托非人,恐怕就要掉坑里去了。

就如心理学流派中,美国家族咨商大师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冰山理论”,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萨提尔比喻,人的自我就好像一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外显行为只是露出水面的很小一部分,埋藏在水面下未说出口、不为人知的思想、渴望与观点,其实更为巨大、复杂,才是人的内在本质。

中国历史上关于“知人”的讲法很多,如《史记‧魏世家》中李克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中提出观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些都可以说本于孔子所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需要指出的是,本章虽讲的是知人之法,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法、自省之法。知人和知己、知人和自修都是一体的。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