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17):为政以德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7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一》)

【注释】

北辰:这里以标志北辰的北极星喻当政者。由于地球自转轴作大约26,000年的周期性摆动,星星在天空的位置不断变动。按照天文学家的推算:4,8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古时称为右枢。

:同拱,环抱、环绕之意。

【讨论】

本章为《为政》篇第一章。《论语》首篇名“学而”,第二篇名“为政”,并非巧合。《论语注疏》说:《左传》曰“学而后入政”,故次前篇也。此篇所论孝敬信勇为政之德也,圣贤君子为政之人也,故以“为政”冠于章首,遂以名篇。

怎么“为政”?孔子高瞻远瞩、一锤定音:“为政以德”。为什么要“为政以德”呢?这大有渊源。

孔子处于春秋晚期。春秋是个什么时代?礼坏乐崩。那么,春秋以前呢?礼乐文明。那是本次中华文明的璀璨时期,用孔子自己的话,就是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礼记‧礼运》)。大同是三皇五帝阶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三皇五帝”具体指谁?有各种说法,但其中的最后两位——尧、舜,则是确定的。当时天下太平,所谓“尧天舜日”。《论语》最后一篇“尧曰篇”讲了尧舜禅让。但自大禹起的夏商周三代,则进入了小康阶段,“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我们可以用“下车泣罪”这个故事来说明两个阶段的区别。大禹巡狩,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问:“这个人偷了人家东西,应该送去接受惩罚。不知道君王为什么伤心地流泪?”禹说: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我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见汉‧刘向《说苑‧君道》)

大同、小康虽为两个阶段,但贯穿了一个东西,就是“道统”(按宋儒的说法),具体说是“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 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 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或曰内圣外王之道。而内圣外王之道的核心,就是修德。君王要敬畏天、天命、天威,克己慎行、修德保民、明德慎罚。从某种角度讲,这也对皇权的绝对性和至上性构成了一种内在的限制。

由此可见,“为政以德”,既是孔子对之前2500年中华文明的总结和继承(《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又奠定了孔子其后2500年中华文明的底色(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当然,“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这里有没有无为而治的因素呢?有。孔子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但“无为而治”的基础是“德”。因为人性向善,君王自己修德,“作之君,作之师”,百官、百姓受到教化,彝伦攸叙,也就天下熙然了。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