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作者:薛驰
明《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3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十六》)

【注释】

:担忧、忧患。

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讨论】

《论语》二十篇,首篇为“学而篇”,涵盖全书。“学而篇”共十六章,首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立意高远。末章如何收尾呢?

似乎有点意外,竟是如此呼应首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为什么如此重要呢?钱穆举了两个例子: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可见“知人”是圣人的千秋事业。

更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论语》全书竟也以“知人”为结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可见“知人”也是对每一个为学者的要求,其中有深意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当然,能被人知最好不过,要不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呢?有次子贡含蓄地问:“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论语‧子罕》)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论语‧阳货》)

但是,历史没有给孔子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因为这里有个天命的问题,历史的总体进程是有安排的。孔子“知天命”。

若能“知天命”,自然也就能“知人”了。“知人”须有很高的修为。一次樊迟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能知人是智慧。若“学”了很长时间,还不能了解他人,说明功夫还没到家。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知人的境界呢?本篇中孔子、有子、曾子讲了许多方法,如学而时习之、孝悌、不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等等。

因此,本章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结束全篇,逻辑井然。

顺便也说一句,孔子强调“知人”,其来有自。老子《道德经》里就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实,孔子曾求教于老子,儒家与道家渊源颇深。本次中华文明,起自黄帝,黄帝是修道的,最后得道升天。当时并无儒家。儒家是孔子创立的,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儒道之别,用《庄子》里的话说,就是: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其受《道德经》的影响深。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以这三句话开篇,当有深意。有人说“一部《论语》是没有形式上系统的”,实则不然。《论语》乃孔门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所成,为什么这么编,自有其逻辑,隐而不显罢了。孔子是圣人,弟子有七十二贤人,圣贤之说对人来讲有很深、很广的意义。
  • 本章强调学习以修身、践行为本。孔子教学,强调“文质彬彬”,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质多于文就难免粗野,文超过了质又难免虚浮,文和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君子。子贡也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没多大区别了。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