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共对朝鲜的立场可能导致战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淑贞编译报导)自韩国海军天安舰在外海沉没以来,中共政权顶着国际压力,漠视国际调查报告,继续维护朝鲜金家政权,知名作家、国际事务顾问艾默特(Bill Emmott)在英国《泰晤士报》撰文,驳斥中共的立场,并警告如果中共不改变的话,朝鲜半岛很可能会发生战争。

艾默特指出,中共有着全球政治权力的野心,并声称将奉行“和平崛起”,并努力通过联合国,尽可能维护国际的稳定。但意料之外的是,当它过去60年的盟友和附属国--朝鲜用鱼雷袭击另一个邻国的军舰,并造成46名军人死亡,在被指控犯下这个罪行时,朝鲜威胁着要爆发全面的战争。中共做了些什么呢?

他指责,到目前为止中共基本上什么都没做,这是中共到目前为止的态度。在天安舰三月份沉没后,韩国政府要求国际社会进行调查,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天安舰是被朝鲜鱼雷所击沉的,因此朝鲜必须要对此负责,但根据官方的说法,中共领导人却仍然在“审查证据”。

艾默特举例,这已经不是朝鲜第一次疯狂的行为。自1983年谋杀了多名南韩访问缅甸的内阁阁员以来,朝鲜以靠仿冒和香烟走私为生,对日本发射导弹,到过去4年两次的核武试验,朝鲜有着令人发指的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自从三月以来,大部分对于天安舰下沉及战争威胁的关注,一直都致力于想出朝鲜可能忙碌的事情会是什么。当再度有些事情发生之后,是否将会有一连串的战斗发生,或者天安舰的下沉只是一个错误?尽管2010年是自1950年韩战爆发以来第60周年,世界更关心的是,欧元和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

作者呼吁,这个时候应该要更集中在中共和朝鲜政策走向的时候。中共的反应应该告诉我们的是,中共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是有别于西方、南韩或日本。在这利益的分歧之中存在着危险:它使朝鲜事件最有可能爆发成为中共和美国之间的潜在冲突。

艾默特质疑,中共领导阶层对于铲平旧城市,或给予非洲国家政府的援助,以换取采矿权等事情上都展现出快速有效的决策。那么,为何在对朝鲜及其行动和威胁要战争这些问题所下的决心是如此缓慢?

官方的台词是中共关注的是朝鲜的稳定,且害怕如果金的政权垮台的话,大量难民将越过中朝边境涌入中共。中共官员兜售的另一种台词是:中共对于奇怪的且不可预测的朝鲜人并未真正有多少的影响力。因此,所有它可以做的是参加一项结合美国、中共、日本、俄罗斯及韩国对朝鲜核武计划的6方会谈,敦促任何一方克制,并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

艾默特认为中共的这个台词很薄弱,且显得越来越薄弱。那种认为中共安全部队不能够控制在边境地区人群的想法难以被相信。处理难民可能是尴尬的,甚至是昂贵的,但以难民处理困难作为容忍军事冒险主义的理由根本是不可信的,也不是中共无能这个原因;而是大多数朝鲜的贸易是与中共作的,大部分朝鲜的石油供应来自中共,而且几乎朝鲜的唯一外国公司是中共的。

艾默特表示,中共喜欢朝鲜保持目前这个样子。在战略上,它提供了一个对抗日本的缓冲区,并避免未来最终强大统一韩国的出现。这从1950至1953年期间,毛泽东派遣中共军队投入韩战救援朝鲜以来,一直都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一般而言无所谓,只要朝鲜政权看起来基本上是稳定,而且只对自己的人民有害。但是,现在已不再是这样了。

想像一下,当金正日死亡时,将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他现在已经68岁了,且身体不健康,他可能会突然死掉。鉴于朝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军事化的社会,如果在继承上出现斗争,可能会转变为血腥。美国清楚地知道,朝鲜有大约半打的核子弹,会感到有迫切需要派遣部队去掳获核子材料。南韩将像在1989年的德国总理科尔(Helmut Kohl)一样,感到急迫之历史的需要,因而忽略巨大的成本,且推动统一:毕竟朝鲜与南韩是一家人。

而中共呢?一般的猜测是,它将会派遣部队到边境,并可能跨过边界,“为了稳定的利益”,但是实际上却在中共的监护之下,保持朝鲜的独立。因此,该阶段启开了第一个21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这对世界来说,将会面临最大的风险之一。为了减少这种危险,中共需要进行关于朝鲜的行为及朝鲜未来之公开对话。它可能不合适讨论当一个政权垮台时要作什么,特别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盟友更不适合,但在金王朝的状况之下,这却是越来越必要的。

中共与美国军方之间的沟通仍然是不调和的,努力建立热线这类的措施,以便缓慢的取得成果。在紧张时刻,误会的机会是很高的。如果政治领导人之间的沟通仍然很不自然的话,则较好的是这些人之间的沟通。天安舰的沉没可能是最后的机会,迫使中共正视朝鲜的依赖不仅是尴尬,且是危险的这样的事实,迫使它讨论未来的朝鲜半岛,且迫使它加入21世纪,而不是停留在1950年代。下一次可能真的会有战争发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将向北韩投资百亿美元
存中剑: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全球化的思维
【热点互动】南韩沉舰背景分析
在韩民主人士解析金正日访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