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余能盛二幕舞剧台湾巡演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台北11日电)奥地利格拉茨市歌剧院芭蕾舞团副艺术总监余能盛,暑假期间带着德奥的音乐家和舞蹈家来到台湾,带领着“台北室内芭蕾”舞团在台南、台北和新竹演出他策划了1年的二幕舞剧“门”。

在台湾首演的“门”是余能盛担任艺术总监的“台北室内芭蕾”舞团的年度制作。8月7日及8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2场演出票房不错。余能盛说:“我们希望有更多观众走入剧院,让欣赏表演艺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表示,8月13日至15日在台北城市舞台、8月17日在新竹文化局演艺厅共还有4场演出。台北市立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尼诺.罗塔和拉赫曼尼诺夫的乐曲为舞蹈配乐,舞蹈演员很加上乐团有上百人演出,对于台湾多数观众而言应是相当震撼的经验。

二幕舞剧“门”的第一部分选用已故意大利作曲家罗塔的La Strada(大路)芭蕾组曲。余能盛运用乐曲的写实,让舞蹈演员很以剧场的形式表达出“门里门外”、“空门”、“朱门”、“政治罗生门”、“职业窄门”及“临门一脚”等人生万象。

第二幕则纯舞蹈的表现形式,让舞蹈演员很在拉赫曼尼诺夫的“舞蹈交响曲”乐音中,抽象地表达“门”成为人生转捩点的寓意。

诠释同一主题,两幕的音乐、舞蹈、服装及舞台设计却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余能盛说,对于编舞、表演者和观众,都是相当独特的经验。

自从90年代即在德国及奥地利剧院担任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的余能盛,在2003年担任台北芭蕾舞团客席艺术总监,制作全幕芭蕾舞剧“茶花女”,并应邀带领舞团在纽西兰艺术节演出。2007年他接下了复团的“台北室内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一职,致力培育芭蕾新秀及推动国际交流,每年都推出新作。

“我尽量朝向职业舞团的规模来发展,过去4年舞团的成员已增加到25到30人之间,年年都有新血注入。”余能盛欣慰的表示,舞团慢慢成形,希望能提供台湾舞蹈演员很一个表演的环境。

他说,“台湾的舞蹈演员很有潜力,推动文化产业,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艺术工作者的创作需要观众的支持。培养艺术工作者,也要培养观众。”

余能盛说,每年风尘仆仆的从欧洲回到台湾,与舞团推出新作,希望能有愈来愈多的观众走入剧场观赏。他认为,台湾艺术创作的水准有相当的进步,表演艺术的演出环境却尚未成熟。

“社会应有认知,不能只看眼前。”

余能盛希望台湾艺术工作者努力扎根的工作能逐渐发挥影响力。他说,他期待有一天,进剧院和音乐厅观赏艺术表演能成为台湾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