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吞噬童年 中国“小大人”越来越多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09月29日讯】医学专家们认为,现在的环境是一个被雌激素污染的环境,从吃的粮食蔬菜,到一些营养品都含有多种雌激素。但这些雌激素含量和人工注射到动物身上的激素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

“小大人”越来越多

今年的8月27日下午,上海浦东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门口热闹非凡,这里设立了诊断儿童青春期发育异常的专家门诊。候诊区的长椅上坐满了家长,婴儿的啼哭声和孩子们的吵闹声不绝于耳。这样的场面常年如此,求治的患者中儿童性早熟和矮小症的患儿占了绝大多数。

一位名叫莹莹的孩子妈妈说:“这里不仅有上海的孩子,外地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两个月前,她在给女儿洗澡时,发现莹莹的乳房有些凸起。当时,她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最近莹莹老是嚷着胸脯疼,联想到早先的“早熟门”,她便赶紧带孩子来了这里就诊。

莹莹的块头一直要比同龄的孩子大一些,而今年一个暑假的时间里,她的体重也从30公斤长到了35公斤。“我们刚刚做完骨龄检查,医生说我女儿的骨龄要比实际年龄大近两岁。”莹莹妈妈说,带着女儿来医院看生长发育门诊,才知道现在有早熟现象的孩子这么多,不但专家预约要等很长时间,连B超,也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做。

自1960年代开始,世界上就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儿童体格发育和青春发育年龄提前的趋势。从1959—2000年40年间,中国女孩初潮年龄从14.38岁提前至12.33岁。上海1950年代为15.9岁,1990年代提前至12.75岁;北京1960年代为14.5岁,1990年代提前至12.6 岁,而广州1990年代为13岁,2006年已提前至11岁。

活在激素中

医学专家们认为,现在的环境是一个被雌激素污染的环境,“我们暴露在雌激素的环境下已经很久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发现植物性雌激素数十种。很多天然的植物性食品都含有雌激素,比如人们常吃的大米、大豆、芝麻、豆浆、红薯、柚子等本身就含有植物雌激素。在一些营养品,如雪蛤、蜂王浆、羊胎素,乃至牛奶也含有雌激素。但这些雌激素含量和人工注射到动物身上的激素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

近年来,国内医学界开始注意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和不良影响。媒体的报导中,喜欢将这类起恶性干扰作用的物质称为“环境激素”。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综合研究员,长期从事儿科内分泌疾病的高级专家蔡德培表示,“环境激素”是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环境污染,特别是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可产生一系列的EEDs。

在已经被确认为EEDs的上百种物质中,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等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居多,其中农药就多达数十种。

相关新闻
使用生长激素长肉可能危害身体
缺乏生长激素 24岁小伙形似6岁娃
查获仿冒生长激素 真假难辨别
运动累睡饱觉  刺激生长激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