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成语典故:大义灭亲

【释义】大义:大道理;亲:亲属。原义是为了君臣大义而杀掉犯上作乱的亲人,现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例句】如果你听过包拯大义灭亲的故事,就会知道他是一位多么公正、令人钦敬的清官。

【近义;反义】以义割恩 不徇私情;徇情枉法 徇私舞弊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桓公被异母兄弟州吁(人名)谋杀。州吁自立为国君,为他谋划的石厚,被封为上大夫。为了平息国内的不满,他们希望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于是,他们两人带着礼物到陈国去,想通过陈桓公,去见周天子。可是他们不知道,石厚的父亲石碏,已提早写了一封信给陈桓公,信中说:“我们卫国是个小国,我的年纪老了,不中用了。州吁和石厚这两个人,是杀害我国国君的罪人,无论如何请帮我除掉他们!”这样,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逮捕了。卫国立刻派了执行官去陈国,处死了州吁。

当时,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可是石碏坚决不同意。他说:“州吁干的许多坏事,都是石厚主谋。”便派家臣去陈国,把石厚杀死了。

《左传》的作者,在记录了这段史实以后,称赞石碏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为“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