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商业模式:八种代表性商业模式(3)

板桥 悟(ITABSHI SATORU)

人气 225
标签:

◎范例六:消耗品模式
  
消耗品模式是一种降低商品购买成本,靠着让消费者持续购买附属消耗品与维修,慢慢提高获利的一种模式(图3–7)。


(图 :脸谱出版社 提供)

消耗品和维修服务必须长时间持续提供,比如墨水匣或电动牙刷的替换刷头等商品,就都必须确保贩售通路才能让顾客容易购买。这个商业模式要求细心应对,以免顾客离去。

消耗品模式的优点是不断地有收入进来,但除了前面提过的例子之外,还有一些要注意的要点。注意事项将在本章第四节注明,这里只请各位先记得消耗品的基本形式。

◎范例七:持续模式
  
这是一种持续使用商品,确保一定销售的商业模式(图3–8)。


(图 :脸谱出版社 提供)

持续模式的最佳范例就是手机(不断收取基本使用费),或是房子(靠收房租当收入)。

其商业模式图虽然很像消耗品模式,但消耗品模式会随着消费者使用,使得消耗品或是售后服务的使用时间不固定;相较之下,持续模式的最大优点则是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点入账。

让顾客长期使用自家公司产品与服务,也属于这种模式。只要拥有缴付固定金额就可以吃到饱的商品,就可以试着采用持续模式。不限使用次数虽然或多或少会降低利润,但如果可以持续收取固定的金钱,就可以有稳定的收入。

例如提供外食服务的公司,也许可以定额承包其他公司企业职员餐厅的营运。

同样的,只服务一般消费者的食品制造商,或许也可以试着向企业提供定额喝到饱、吃到饱,来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拿到一定程度的大额契约,就可以确保利益。

◎范例八:中介模式
  
这是一种提供商品、服务,和使用者进行中介关系的商业模式(图3–9)。


(图 :脸谱出版社 提供)

不动产业者就是好例子,所提供的是一个交流的“场地”,向租赁者与承租者双方(或单方)收取酬劳以确保自己的收入。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没有库存风险。

中介模式的图形会有好几种变化模式。图3–9是不动产中介交涉成立之后,“企业”(图中白色长方形)提供“物”(物件),由“个人客户”支付“钱”(房租)的情形。

那么,人力银行的情形又是如何?在中介成立后,如果是由确定招募到新人才的企业提供“钱”(薪水),决定跳槽的个人客户提供“物”(劳动力)的话,箭头的方向会相反。

虽然流向不同,但不变的是上色的商业主体藉由中介两方来获得报酬。

中介模式的困难点,在于商业来源是讯息。第一个难关,就在于如何从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拿到好的讯息。

其次,提供讯息时,会希望尽可能广泛地传送,但这么一来竞争者势必变多,这是第二个难关。

随着网路的普及,已经削减了讯息在程度上的差异,但第一个难关门槛下降势必造成第二个难关更不容易跨过。

另外,想让中介模式成功,就要确实掌握提供者和使用者双方的讯息。在掌握新讯息的场合里,能否比其他公司更早找到更多的需求者?

有没有充足的讯息可以招揽需求者?有没有之前企业所没有的,可以自由使用的服务?这都是中介模式的必要条件。在提供讯息与需求者之间,如果没能至少拉住一方的话就很难成功。@(待续)

摘编自 《热门商品是这么创造出来的!:向UNIQLO、APPLE、DAISO……取经!图解他们的商业模式,找到你的获利关键 》 脸谱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史上最会卖 全商业置入行销电影问世
商业分析师:神韵像磁石一般吸引人
德国商业银行:防通膨 中国人囤金
《商业内幕》:谷歌X部门研究秘密项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