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农业产销失衡 应制度化因应

人气: 16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1日电)台湾大选前,朝野为香蕉、水柿与莲雾价格争议不歇,地方政府及农经学者呼吁,产销失衡需上中下游制度化调控产量,只靠调高补贴恐债留子孙。

农业自古就是国家根本大业,原涉国家粮食安全,加上气候变迁加剧,农地具备调控气候与生态平衡的机能,更强化了农业的重要性。

然而台湾政治社会生态特殊,农业总在选前成了焦点,产销失衡解决之道被冲高收购补贴金额所取代,让农民多拿补贴是对农业永续发展有利的好政策?还是对选战有利的好策略?舆论质疑声不断,地方政府与学者也忧心呼吁,应回归产销调控基本功。

近年自民间企业挖角,走入地方政府推动农产行销的云林县农业处长吕政璋指出,原本的95机制确实有针对敏感及大宗作物启动补助机制,当价格低于监控价,补助成本的 95%,为的是不要让农民血本无归;今年则是在媒体报导后,启动专案补助。

他举例,今年提出蒜头农损,农委会补助下收购近6000公吨,但最后的收购价,则包含县府考量农民损失不敷成本,再加码后订定的;99年初收购柳丁,也是一样的情况,原收购价可能让农民成本收不回。

地方农业大县除评析收购农损的机制应制度化,并认为收购价采成本补贴为计算基准较允当。

台大农经系教授雷立芬进一步指出,今年农损议题恰逢大选前,政府在11月下旬宣布提高“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中多项作物的现金救助及专案补助金额。

农委会主委陈武雄曾说,今年天然灾害救助基金编列新台币11亿元,因今年台风灾害少,用不多,本次调高农损补助支用 2亿元后,还有剩余。不过雷立芬提醒,气候变迁,今年没台风,盛产也会跌价,又罕见出现秋季豪雨造成灾损,显示未来农损情况多元、频率可能增加,支用预算应看长期。

吕政璋及雷立芬都呼吁,强化全程的产销调控机制,虽然较难,但才是对应产销失衡的根本之道。吕政璋说,目前推行的耕作登记机制没有法制化,若能法制化,会对全台农产产销调控产生明显帮助。

对此,农委会透露,台湾多是小农,未具产销调控观念,只要看到价格稍好,就会抢种,只能劝导,难以强制规定;反观日本,因国民守规矩,因此产量源头控制优于台湾。但农委会也说,柳丁今年未传价跌,则与废园推动有成有关。

吕政璋就举此例,云林推行柳丁废园几年来,与农委会多次协商,逐步调高废园补助,从每公顷12万到15万元,至今20万元,发挥诱因,加上走访农家劝说,今年终于少种900公顷,因而价格稳定。

雷立芬除认同源头耕作量的控管措施应法制化,她并直言,“没必要调高”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中现金救助与专案补助金额,单靠事后补助,解决不了产销失衡问题。

她强调,应从上游的源头耕作量做登记;中间未收成前,若没台风,也应控制结果量;到了末端,万一生产过量,确实只能收购,但是一定要制度化收购,不能因选举与媒体报导而调高补助。

她重申,气候变迁农损情况会更多元,农委会曾提出教农民使用手机资讯来调控产销的方案,不论评价如何,未听闻农委会测试过该案;产销除前述上、中、下游调控的基本功要做,还需新对策因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