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门水头聚落 古厝洋楼具特色

人气: 8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 6日电)传统聚落为金门国家公园吸引人的卖点之一,位于大金门西南隅的水头聚落,以拥有闽南式古厝和古洋楼群著称,建筑深具特色,见证金门开发的历史。

水头聚落开庄有 700多年历史,现为小金门军民渡海往来大金门的交通码头,更是两岸小三通客运定点直航的门户。

由于面向中国大陆厦门,明清时期水头村民于大陆沿海行船经商致富,兴建闽南式建筑,清末海运大开后,村民又经厦门转往南洋发展,带回欧式风情的洋楼群,因此,金门民间俗谚说“有水头富,无水头厝”,意指水头的建筑丽冠全岛。

走访水头聚落,著名的闽南传统建筑,首推名列国定古迹的“黄氏酉堂别业”,是在 245年前由有“黄百万”之称的殷商黄俊所建,做为黄氏子弟读书场所,为昔日金门唯一具有园林池沼之胜的建筑,曾被民众票选为最具代表性的“水头厝”。

此外,黄廷参的三落大厝、18支梁建筑群、黄氏家庙、蔡开盛宅、黄天露宅等,无论燕尾或马背造型,或是细腻的泥塑、交趾陶人物、木雕、或剪黏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留连其间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水头先民经商致富,为防范海贼打劫,80年前村民黄辉煌斥资1万3000银元,建造楼高11.26公尺的“得月楼”及番仔厝,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四壁均有铁造的枪架,肩负防御的任务,现为水头的地标建筑。

“得月楼”旁的黄辉煌洋楼、黄永迁、黄永凿兄弟洋楼,及更远处的黄乃甫番仔厝等,为民国20年代水头先民往南洋经商致富,返乡建造的欧式建筑,为古老聚落注入洋味。

水头先民建屋不仅安顿家人,也集资盖学校教育子弟,民国21年完工的金水国小,为侨资兴学的代表性建筑,首开西洋巴洛克建筑风格引进金门的风气。

金水国小建筑呈现回字型,外围是西洋圆柱构成的回廊,中央独立空间为礼堂,两旁及后方为教室、办公室和宿舍,正门西式山头嵌有象征纯洁的天使雕刻、期许学子展翅高飞的老鹰泥塑,落成时为全岛最新式的番仔厝小学,现为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的展示馆。

拜访水头聚落时,留下过夜是不错的选择。在金管处古厝活化再利用下,多家水头古厝、洋楼以民宿新貌重现风华,提供旅人追寻金门先民足迹,更体验水头住民浓浓的人情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