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通过动议促增建公屋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3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香港报导)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通过无约束力的议案,促请政府因应合资格申请公屋人士增加,相应提高公屋供应量,以维持轮候3年上楼目标。

政府建议4月起,调高申请公屋的入息及资产限额,分别约15%及3%,合资格申请公屋的户数,将增加至13万1千多户,较现时增加 25%。昨日在立法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多名议员忧虑,现时政府维持未来5年兴建7万5千个公屋单位,不足以应付新增的需求。他们又关注若申请人数上升,政府将如何确保“3年上楼”的目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会密切留意情况,尽力寻找土地增加单位供应,将来的新发展区及填海区,会包含公屋。但她表示,难以承诺提高公屋兴建量目标,因为本港有一定的规划程序,包括须咨询城规会及区议会,不是“一按掣”便可以增加。

有议员要求政府,增加单身人士公屋配额,以配合现时约5万5千名单身人士轮候的需求。郑汝桦回应,每年单身人士公屋单位编配数量为2千个,是沿用过往机制订立。目前申请公屋的单身人士,44%是30岁以下,25%是公屋居民,40%具专上学历,90%与家人同住,34%是学生,申请原因主要是希望独居。

郑汝桦又表示,过去数年停建居屋后,未有影响公屋单位流转,很多公屋住户愿意交回单位。她重申,居屋并非压抑楼价的有效措施,最重要是有充裕的土地供应。

促取消单身计分制

立法会讨论公屋轮候问题,也引来了民间团体在立法会门外集会,街坊工友服务处及街工青年组昨日以1幅“逼爆公屋”的大图画表达诉求,要求立法会议员于房屋事务委员会内反映关注组的诉求,希望政府立即兴建大量公屋至每年不少于3万,才能满足现有,取消单身人士计分制。

葵青区区议员黄润达说:“现在的官员是在扮听民意,我们在这里表达诉求,但刚才看到她们都是掂行掂过,房屋署的官员经过连应都不应你,有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好似听你讲但事实上不是真心的回应你的诉求,这是政府在闭门造车,时时做错一些坏的政策,虽然浪费了很多钱,实际上解决不到基层市民的诉求。”

政府已公布于5月1日最低工资实施前,会将公屋轮候册入息限额的备用金部分由现时的5%,上调至15%。政府公布将有2万5千名住户在新限额下符合资格申请公屋。届时公屋轮候册的申请个案将会由现时的13万户增加至15万户,令公屋轮候册的队伍再延长。按现时政策的每年建公屋量1万5千个,与及公屋单位的流转量每年约5千个计算,要处理15万户申请个案,最少需要用上7年半,而且还未计算每天新增的申请个案。在现时的建屋量,政府事实上并没有符合3年上楼的承诺。

单身人士上楼更难

措施对2人或以上家庭的申请个案,纵然申请人数有增加,但总算有上楼的目标限期,不过,对于非长者1人申请者、单身人士申请者更为不利。就单身1人非长者申请者而言,入息限额的放宽,对他们毫无任何纾困可言。轮候时间只会进一步加长,单身人士所面对的另一个困境是配额及计分制。

黄润达表示现时单身人士的最低上楼分数为135分,以一名18岁单身人士申请计算,要累积至135分,需要等候11年时间。这意味着一个年轻的单身申请者要在135这个目标分数不变的前提下,要等8年才能“上楼有望”。要38到40岁左右差不多才派楼给他,但这样长时间完全违反了3年上楼的政策。

黄润达指,政府将单身人士的申请剔除,不计算在3年上楼之列,批评政府回应不到社会的转变。他说,社会多了单身人士住屋的需要,一些离婚过案也可能要排公屋,但这些都是政府回应不到的社会需要,希望政府考虑废除单身人士计分制。

相关新闻
贫富差距大 香港10万人住1坪大公屋
两穷国踞港投资移民申请前列 曝光中国人润走途径
黄大仙昨晚停电4小时 港政府要求中电出资聘独立顾问检讨(更新)
港府下周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年内推氢能垃圾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