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乐器的传说:葫芦丝(上)

葫芦丝,又叫葫芦箫、筚朗叨、泼勒翁、布赖、米伦、比格宝、渥格宝、拜洪廖或同格满,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

常用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颤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滑音多用以模仿赞哈歌唱,尤以上滑音应用较多。各民族使用的筚朗叨也不同,通常傣族人民喜欢吹奏高音筚朗叨,佤、德昂、布朗等族爱吹中音筚朗叨,阿昌族则常吹低音筚朗叨。

傣族的葫芦丝又称为“筚朗叨”,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筚朗叨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

它由共鸣箱、音管和簧片组成。共鸣箱多用一个无腰的完整苦葫芦制作,将底部钻孔,掏去籽粒,葫芦柄端插入一根无节的细竹管为吹口。音管用粗细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节封闭,中间通透,下端敞口,多为三管或四管,并排插入葫芦底端。每根音管的上端,在竹节以下1釐米处镶有一枚金属簧片。

葫芦丝被德昂族称为布赖,“布”是吹,“赖”是葫芦,意为吹葫芦。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称米伦、比格宝、渥格宝等。

德昂族的筚朗叨,流行于临沧地区镇康县的称渥格宝,其形与傣族的筚朗叨相似,但仅有一根副管,主、副管筒音相同;流行于德宏州潞西县三台山的称米伦,副管筒音与主管背孔音高相同,吹奏时,持续音犹如一条长长的彩带飘在上方,使旋律特别丰满。

葫芦丝被阿昌族称为泼勒翁,使用大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釐米,主管长50釐米,副管分别长33釐米和17釐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下端,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篾与主管捆扎在一起。演奏起来,声音深沉浑厚、优美动听。

关于葫芦丝的起源没有史料记载,已无法考究,仅能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中寻踪觅影。

傣族葫芦丝的传说

从先秦时代开始,在被广泛公认的葫芦丝发源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猛养,就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梁河县猛养江畔的一个村寨里,住着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傣族小伙子,叫桑亮(sangliang)。他种田种地,打猎捕鱼,样样都行。远近寨子的人个个都夸他能干,桑亮一心要找个情投意合、善良美丽的傣族姑娘当心上人。

又到了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嘎光露”盛会。桑亮和他的朋友们前去参加盛会的路上,看见一个老大妈挑着蔑箩在前面蹒珊而行。忽然,老大妈摔了一跤,桑亮连忙赶上前搀扶,只见地上撒了一大堆葫芦籽,原来老大妈要到集市卖葫芦籽,桑亮主动帮老人挑着担子。

老大妈告诉桑亮︰“有一个美丽的傣族姑娘要来买葫芦籽,你们会相遇、相识、相爱,但你们的爱情会经历一场大劫难,能不能避免就要看你们的福气了。”

桑亮把老大妈送到集市上后不久,天空就下起雨,桑亮和伙伴们忙跑到路边的窝棚下躲雨。远处跑来两位傣族姑娘,桑亮忙招呼两位姑娘进来避雨。雨越下越大,年青人很快就相互认识了。其中一个傣族姑娘名叫少玉,容貌像花儿一样美丽,声音像黄莺一样清脆,桑亮被吸引住了。

雨停了,年青人相约着要去跳嘎秧舞。桑亮热心地去帮少玉取忘记的筒帕,看到了掉在地上筒帕里面露出一包葫芦籽。桑亮忙问少玉在哪里买的葫芦籽。少玉说:“我跟一个老大妈买的。”桑亮顿时明白了,眼前这位美丽的傣族姑娘就是老大妈说的人。

“嘎光露”盛会之后,猛养江畔、凤尾竹下,处处留有桑亮和少玉的身影。为了记住这位卖葫芦籽的老大妈,少玉在猛养江畔种下了葫芦,桑亮就在旁边种上了竹子,以便葫芦攀爬生长。四个月很快过去了,葫芦缀满藤蔓,竹子繁茂,桑亮和少玉也定下了婚期。

一天,两人相约去摘葫芦来装饰新房。谁知,灾难突然降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助澜着猛养江水扑向村寨,村寨顿时一片汪洋。

为了逃生,桑亮砍下竹子做成简易的竹筏,少玉在竹筏上挂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能让心上人生还,善良的少玉毅然跳下滔滔的江水中,将生的希望给了桑亮……。

桑亮最终在洪水中活了下来,却无法排遣对少玉的思念,悲痛欲绝的桑亮在他们种下葫芦与竹子的地方搭起了窝棚,整天抚着曾乘载过两人命运的竹伐以泪洗面。

一天,他听到竹子和葫芦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于是有了灵感,做成今天的葫芦丝。他每日流着泪对着猛养江吹出凄凉调子,来倾诉内心的悲痛及对少玉深深的思念之情。

天长日久,桑亮吹奏的曲子自然形成了一首曲调,听起来非常悲凉哀婉,如泣如诉,婉转缠绵。在猛养民间被称之为“葫芦丝古调”。就这样,葫芦丝乐器和“古调”,最后成为傣族地区男女青年传情达意,诉说内心情感的乐器和曲调,被世代传承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