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临艰难选择:核电站建或不建?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18日讯】日本9.0级强震及随之爆发的大海啸,震惊整个世界,紧接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将核电安全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福岛核危机会不会演化成第二个“切尔诺贝利事件”?核能究竟是不是一只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核能解决人类的能源难题同时却带来灾难,各国再次重新审视核能运用的安全性。

德国率先放弃核电站

日本福岛核事故迄今已一月有余,虽经多方奋力施救,但放射性物质仍在泄漏。日本政府日前将核事故严重程度上调至最高级7级,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据《瞭望》周刊报道,德国率先放弃了核电站,德国风能协会主席阿尔贝斯近日说,自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德国政府暂时关闭了七座核电站,预计也将缩短其他10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预计到2020年,德国将关闭所有核电站。届时德国50%的电力将从可再生能源中产生,其中风能所占比例最大。

德国核安全委员会电气专家委员、德籍华人科学家丁永健教授日前表示,尽管福岛核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都是7级,但两者有明显不同:“如果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核电站的一次造成猝死的‘急性心脏病’,那么福岛核事故则类似于‘慢性脑膜炎’——它没有发生可怕的堆芯爆炸,但迄今仍然在不断释放放射性物质,且彻底控制尚需时日。从当前信息分析,它的核泄漏总量可能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切尔诺贝利’。”

中国核电站安全吗

中国核能开发起步晚,据大陆媒体报导,中国待建核电站拟采用了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APl000,这属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相比第二代,其冷却与泄压措施更为完备。

福岛核电站接连高温、高压、爆炸、熔堆等事故的源头,均出自电力中断、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失灵。而目前更为安全的APl000是一种“非能动”核电站,不用电,只靠重力、温度差、密度差等自然力完成保护,能有效减低熔堆的风险。大陆多名核电专家解释称,“人们夸大了核泄漏的恐慌。”

或许核电站是没那么可怕,但中国的情况是有所不同,一位广州市民告诉《新华澳报》记者,他不喜欢身边的大亚湾核电站,并非仅仅因为害怕,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得尊重居民的意见。”他认为,一座核电站,没跟周边居民商量过,说建就建了,程序不公开,是让他最不能接受的。大陆各类信息的不透明,是公众担忧核安全的主要来源。

法国:不放弃核能开发

法国正式颁布的《能源法》已经确定将核能作为该国电力的主要来源。法国总理菲永认为,法国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与透明度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不应该因为日本的一次事故就将该行业一笔勾销。

法国是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电力比例最高的国家,目前,全国电力供应80%左右依靠核能,法国用电的价格因此处于欧洲最低水平。

法国的选择是基于国情和历史等多重原因,作为一个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法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十分有限,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大力发展核能成为了法国政府应对能源不足的主要手段。

美国:长期核能政策不会改变

近几年来,美国出现了一股核能复兴的势头,主要原因是有关美国电能需求将迅速增长的预测和迫于全球变暖的压力。奥巴马上台以来即大力执行以发展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其中核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美国民众对发展核能的支持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日本核泄漏事故后,舆论呼吁美国暂时放慢核电发展步伐,以保证能够安全利用核能。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的资料,目前分布在美国31个州的104座核电站,供应了美国全国电能的20.2%。而预计美国2035年电能需求将比现在增加24%,若按现在核能所占的供电比例,美国从2016年开始需要平均每年增加一座核反应堆。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3月15日表示,美国仍将致力于发展核能。他认为,为满足能源需求,美国必须依赖包括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清洁煤以及核能在内的多样化的能源来源。专家指出,美国的长期核能政策不会因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大的改变。但短期内,美国的核电站建设将因此而放缓。

韩国:除了发展核能别无选择

朝鲜半岛位于亚欧板块非边缘地带,属于地震少发的“安全地带”。韩国核电站设计抗震级别为核电站地下震级6.5级,新型核反应堆APR1400的抗震标准为地下7级。此外,考虑到海啸威胁,除了国内最早的古里核电站外,其余核电站均高于海平面10米。韩国政府认为,韩国历史上从没发生过大于6.5级的地震,今后也几乎没有发生的可能。

截至去年底,韩国共有21个核电站机组投入运营,发电量占国内总发电量的31.5%,高于日本的27.5%。目前筹建中的核电站机组为8个,计划建设中的为4个,韩国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在全国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升到59%。

知识经济部长官崔重卿表示:“韩国发展核能的计划不会因为日本发生核电站爆炸而改变。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从长远眼光看,除了发展核能别无选择。政府仍将核电站的出口作为一项主力出口产业加以推进。”

福岛核危机 世界踩刹车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442个,还有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至2010年底,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提出了发展核电的计划,包括阿联酋等这样的富油国家。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测,全球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将会提高一倍。

就在此时,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开发再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日本福岛核危机将如何左右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利用?成为整个人类发展和进步绕不过去的问题。

3月15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协调会,成员国能源部长及核能专家就日本福岛核危机展开讨论,“疑核派”要求欧盟各国考虑逐步淘汰核能,这一主张得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而法国、意大利等则呼吁“冷静”,法国环境部长纳塔莉·科希丘什科-莫里泽说:“日本发生的毫无疑问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核事故,但欧盟绝不能因此迷失了方向。”更多的专家则建议,人类不应一味地逃避风险,而应从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安全措施,避免悲剧重演。

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国家不会放弃核电开发和利用,只是放缓开发的脚步,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逐步减少的大趋势下,核电能源仍是目前人类社会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在沉痛的教训面前,核电技术人员希望通过信息公开与技术突破,找到一条安全而高效的道路。

核能发展历史

回顾人类对核能开发的历史,可以看到——

1951年12月20日,美国实验增殖堆一号由核能产生电能,点燃了四盏灯,人类开始了使用核能进行发电的探索。

1954年,苏联在莫斯科西南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装机容量为5兆瓦。之后,这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受到多国追捧,加上石油危机的刺激,核能一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到1978年,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运行的30兆瓦以上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超过200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

然而,1979年3月28日,世界第一核电大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河三哩岛核电站发生核外泄事件,核电站堆芯熔毁,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持续了36小时,但没有造成居民伤亡,被定为5级。让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核能政策。从此之后,在多方压力之下,美国再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伤害。该核电站于2000年12月15日全部关闭,成为人类的黑色记忆。即使到今天,切尔诺贝利仍是一座“死亡之城。”

在严重核泄漏事件造成的核扩散阴影之下,核电发展一度步入严冬,尤其在欧洲。

相关新闻
核事故撤离范围  台立委提案扩大
贩卖机用电凶  日本爆管制争议
福岛核电厂附近海水  辐射含量再急升
车诺比灾变 日曾说难以想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