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追风筝的孩子》读后

鲍紫琳

人气 7
标签:

本书是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脍炙人口的一部名著。故事从拉辛汗的一通电话娓娓道来,触动了阿米尔内心深处的良知,也牵动着读者的万般情绪。故事中,阿米尔与哈山年纪相仿,情同兄弟。然而由于主仆身份地位的差异,阿米尔难掩在上位者的独尊心态,甚至诬陷了哈山,却从此一直活在悔恨与自责中,相较于哈山的无怨无悔,真诚付出形成强烈对比。

不论阿米尔处于任何险境,哈山总是为阿米尔挺身而出,挺身而出需要勇气,正义与善良也许会让自己受伤,但却可以无愧。阿米尔以为到了美国可以埋葬记忆,但罪恶不会随着时间埋没,因此在好友拉辛汗的一通电话中,阿米尔决定面对自己的错误,将罪行化为善行,真正救赎自己。

风筝,是一种希望的象征;追风筝,代表着对高远志向的追求,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如果有了自私、贪婪、谎言与伤害,那么这样的成功一点也不光采,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遗憾,于是,“To be or no to be”也就格外显得重要,要如何抉择的确需要相当的智慧与勇气。

我想这本书要表达的是人性。人的本性有正面也有负面,风平浪静时,看不到其中的暗涛汹涌,唯有在利害关系显现的时候,人性便开始有了冲突与矛盾。即使是再深厚的友情也一样要面临极大的考验,从故事中的阿米尔我们体悟了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与教训。

这本书所有的关键都在做与不做当中,要不要付出关怀?要不要抛弃权贵?要不要肯定人性?都由自己决定。偏偏我们所见的大部分是令人失望的,例如阿米尔高高在上的心态,将自己的成功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牺牲他人的幸福成就自己的荣耀。

在人生的旅程中,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常常会有难题要解,有难关要过,于是做了许多不择手段的事情,面对自己的错误不但无法承认,甚至说出许多谎言来美化自己,说明自己的高尚,如同电影“罗生门”中柴夫、武士、柴夫之妻与强盗也都做了诸如此类的事情,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布满乌云的天空中,依然可以从缝隙中看见一现曙光。

阿米尔在最后选择勇敢面对自己的良知,将哈山给他的爱回馈在哈山的儿子索拉博的身上,也学会和自己的父亲重新建立良好的关系。故事虽然沉重,但是在最后我们依然看到人性光明的一面。

对于自己而言,我也常常面临了为善或自保的考验,《追风筝的孩子》一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更加愿意相信应该为正义挺身而出,虽然会受伤但是无愧。有理想真好,有朋友更好,朋友笑的时候可以陪着他,朋友哭的时候可以扶着他,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应该是展现最纯洁的灵魂,无私的奉献可以让社会更美好,让世界充满和平。@

相关新闻
担心影片惹杀机  “追风筝的孩子”延后放映
北市图借阅排行 文学类追风筝的孩子居冠
《追风筝的孩子》观后感──救赎的心路
《追风筝的孩子》描述忠诚勇敢和爱 故事感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