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沙龙”探寻中国教育公平之路

投入解决中国“世纪难题” 学子分享亲身实践心得

人气 2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小旭剑桥市报导)中国媒体报导指出,教育公平被称为中国的“世纪难题”,《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指出,中国教育公平性存在严重问题,城乡教育差距极大。针对这个难题,“剑桥沙龙”五月初邀请两位年轻的社会公益实践家、海外学子欧洁瑜与杨临风主讲《爱心苦旅——寻访教育公平之路》,分享他们促进中国教育公平的探寻之路。

时时行善 坚持正义

西蒙斯学院(Simmons College)大三学生欧洁瑜,首先分享了其创建“游子交流团”,促进教育公平的经历。她表示,该团在告诉社会:“学生们在坚持着正义”。她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个社会就有正义。”

2007年5月10日,欧洁瑜和六名高中生在深圳市共同创建了“游子交流团”。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以成大德”的主旨,该团长年致力于爱心助学,为甘肃山区贫困学生带去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迄今为止,该团总参与人数已经超过5千人(其中90%的团员为海外留学生),共筹得120余万人民币,在当地建设了包括“游子小学”在内的3所学校,为孩子们搭建了多个篮球架。

通过考察当地学校危房和走访贫困家庭,欧洁瑜发现,有些学生为了上学要走8小时的山路;贫困家庭的百姓要和动物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并且挨得很近;学校的教学楼是危房,下雪或打雷时师生们被迫要往楼外跑;师资力量主要是代课老师,每人每月只有200元人民币的工资,下课后还要养猪务农。一次看到一名小男孩用断了笔心的铅笔继续写字,她感慨:“即使笔心断了,也要继续地写下去,即使命运不公,也要坚持走下去”。

虽然当地极其贫困,但在欧洁瑜的眼中,是充满了天赋与纯真之心的孩子们。 她表示,是孩子们纯真的心一直打动着她,让她不断坚持着。一次欧洁瑜和其团员们准备启程返回深圳,他们曾探访过的祖孙二人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前来送行,让她感叹:“为了报答世间的恩义,我们选择时时行善 !”

欧洁瑜表示,希望自己“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尽管贡献的是棉薄之力,但她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

阳光书屋: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

哈佛大学大四学生、主修计算机科学的杨临风,分享了其打造阳光书屋电子阅读教育计划,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经历。

身为哈佛社会企业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杨临风曾连续两年组织哈佛大学的美国学生在春假期间到北京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书。亲历城乡教育的差距,让他不禁思考,如何用教育技术跨越巨大的地理和经济鸿沟。

在观察研究后,杨临风发现,尽管有些乡村学校也有电脑室,但那只是硬件摆在了那里,根本没有满足当地师生的实际需求,仅仅处于“信息化教育”的低级阶段,研究如何教授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而杨临风认为,应该使用“教育信息化”,即信息化服务于教育,解决农村孩子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杨和朋友进行了阳光书屋电子阅读教育计划,通过设计廉价的电子书阅读器连同电子图书免费捐给中国农村学生,让农村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目前,阳光书屋计划准备在甘肃进行试点推广。杨临风希望该计划能够获得相关机构、出版商的支持。他相信,阳光书屋的存在,将帮助农村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

把腐蚀的成人拉回到纯洁的世界中

当天“剑桥沙龙”的主持人鲁楠表示,“剑桥沙龙”以往常邀请学术家与理论家演讲,而当天的两位实践家为大家带来了新颖的视角。让他感到,“在政府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时,这种自下而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引用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观点表示,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取决于这个社会最差人的境遇是否得到改善。

有观众感叹,“游子交流团”让其看到了希望;但听闻该团连续2年申请非政府组织(NGO)都被拒绝,担心中国的法律制度不能给其一个合法的名分。对此,主持人鲁楠点评道,“这是孩子们纯真的世界与成人的法律的碰撞。成人试图把孩子们拉入其中,但孩子们在把腐蚀的成人拉回到其本来应该生存的纯洁世界中。”◇

相关新闻
傅国涌:“教育公平不是梦”?
中国教育公平性存在问题
民生观察发布有关教育投入和教育公平建议书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