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许多人已经开始按捺不住吃冷食、喝冷饮的欲望了。本文将探讨吃冷食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体质的人不适合吃冷食?怎样吃才能降火并将伤害降到最少?
过食生冷损害脾胃功能 气血循环变差
脾主中洲、升清降浊,位于中土之位,脾胃气机的升降将带动全身气血循环,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而这股推动循环之力指的是脾阳气的升发、运化,胃阳气的受纳腐熟(消化)、降浊(将食物残渣往下送)。
人体好比一部引擎,脾胃阳气的推动让整个引擎能顺利转动起来、温暖起来。当引擎过热、散热失常、温度过高、蒸气不停外散时,运转都已越发不顺畅了,如果直接倒入大量冰冷之水,引擎就更不容易运转;这就好比天气正热时,我们有时又不大出汗的情况下,大吃冷食或喝冷饮,道理是一样的。
过食生冷将导致脾胃阳受损,中焦虚寒,出现腹部冷痛、水泻、四肢冰冷、疲倦困乏、食欲减退、舌质胖大带有齿痕、苔白……等症状。若是体质偏寒的人,(也就是本来就较怕冷、手脚冰冷、易腹泻、面色较虚白的人),饮食将更不容易消化、腹胀、水泻更加严重、进而食欲和精神变得更差,若是女性,更可能产生白带变多、经期延后、痛经等问题;而体质偏热的人(容易便秘、上火、口干舌燥、牙龈肿、尿少色黄者),吃生冷食物反而觉得较凉爽舒适,因为有助于“降火”。在此提醒大家“适量”就好,小心降火过头反变体寒。
夏季养生宜养阳 冰凉食品伤脾胃阳气
古人传承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 中提到“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或许大家不解春夏季气温渐暖,阳气始偏盛,为什么还得养阳气呢?因为随着季节的转变,气温渐增,自然界与人体中的阳气也随着逐渐升发旺盛,尤其夏季活动多,汗出腠理(毛细孔)开,稍出汗就容易让阳气向外发散,形成一种阳气外盛而内虚的状态。
此时如果贪凉,吃冷食、喝冷饮更容易损害体内阳气造成脾胃阳虚。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阳虚将造成水湿运化困难而滞留,因而容易出现水肿、水泻;顺带一提,这也是减重者常见的烦恼:减肥都已经吃很少,甚至只吃生菜沙拉(冷食)了,为什么喝水还变胖?因为长期吃冷食或因饮食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运化代谢(水湿)变差,多喝的水都滞留在体内了,水肿因而更明显。
吃冷食、吹冷气伤阳气 中医师授补救3法宝
1.饮食中加点生姜:吃生冷食物时,如生菜沙拉、生鱼片,食物中加点生姜片、姜丝或姜末。
生姜性温,适量食用刺激消化,温中焦助阳止呕,且其特性发散,因此早上吃姜最好,重振阳气让精神更好;四季又以春夏季吃姜为佳,正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吃姜助长阳气。但小心过量将变成胃热,经常口干舌燥、便秘的人尤其该少吃。
2.艾灸三穴位助阳止泻:冷食冷饮吃多者,容易腹泻冷痛者,艾灸“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以温中助阳止泻。
神阙穴在肚脐,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指幅处,足三里穴在膝盖外膝眼下四指幅处,胫骨旁开一指幅处。
3. 空调温度勿太低:长时间吹空调,身体变得不易流汗,造成散热不易更容易中暑。所以空调温度勿太低,以舒适不热为宜,且平日活动以仍能出小汗为佳。(推荐阅读:喝冷饮反而中暑?中医推荐2种消暑茶饮)◎◇
(本文摘编自《春夏渐炎热,吃冷食降火须注意》,昌盛堂中医诊所提供)
推荐阅读
.夏天多喝粥、吃苦!中医师荐4种粥 清热补体力
.脾好=皮肤好?中医师:5食材3穴位补脾健胃
.古中医“五藏六府”与现代“五脏六腑”之别处
责任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