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秋叶原 郭台铭盼共同筑梦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沂锋台北11日电)有“台北秋叶原”之称的台北资讯园区BOT案今天动土,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说,园区将是年轻人展示创意文化平台,年轻人有梦最美,盼共同筑梦台北资讯园区。

负责兴建台北资讯园区的鸿海所属三创数位上午举办开工动土典礼。台北市长郝龙斌、郭台铭都出席,开工后还有围篱彩绘与美食嘉年华等活动。

郭台铭致词时首先提到,虽然在动土典礼过程发生展示花翻倒事件,但象征未来到台北秋叶原的人会“花钱花到翻掉了”,台北秋叶原的厂商也会赚钱“赚翻了”,这是好彩头。

对于能够拿下台北资讯园区BOT案,郭台铭表示,对于1个资讯产业的老兵来说,鸿海只有竞争力,没有老的包袱或是老的作法,最后获得评审委员支持,感谢郝龙斌与市府团队。

郭台铭说,台北资讯园区不是单纯的卖场,也不是买卖货物的维修与展示中心,要让年轻世代体验科技生活,用科技生活创造理想,提升文化层次。

他表示,台湾的资讯科技(IT)产品在世界各国非常流行,将来只要有创新产品,希望台北资讯园区成为展示平台,所有年轻一代只要有创新产品,借着这个平台可以展示,不管是软体或硬体。

郭台铭希望在台北资讯园区有很好的数据中心与云端中心,联系全世界研发、制造生产基地。年轻人要在这里创业不需要有土地成本,只要付出建筑成本,台北资讯园区会把房子便宜出租,让年轻人参与创业。

他表示,园区盖成后,是年轻人发挥创意的地方,也是年轻人展示创意文化的平台,更让所有厂商展示最新的产品。不仅展示给台北市民,展示给几十亿华人看,更展示给全世界的人看。

郭台铭形容,“我们的心是年轻的,行动是积极的,希望是远大的”,年轻人有梦最美,希望大家一起共同筑梦台北资讯园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我交往的朋友中,最会运用中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首推高希均教授。他举笔为文时,总会引人入胜;在演讲时,更是铿锵有力,风趣横生。有人说,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笔锋常带感情,易渗入人的肺腑,而我认为现代的经济学者高希均笔锋不仅常带感情,而且也富理性。本来,经济术语是无感情而重理性的,但高教授却赋予它趣味,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约翰•皮特森(John L.Petersen)是华盛顿智库阿灵顿研究所创始人,人称他为“当代先知”、美国的预言家,是一个通才型研究人员,对于尖端的科学发展、星相命理、UFO(不明飞行物)乃至外星生命都有广泛的研究,研究深入而犀利。他准确预测美国金融危机更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地球人类的生活、关注2012年,提供他的深邃的洞见。
  • 有的学者称赞约翰•皮特森是一个具有实干家务实精神、具有科学家一般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又拥有百科全书一样的通才知识的“当代先知”——美国人称之为预言家。从他的思维论断与行动热情中,可以考验“当代先知”是否对他是否为一种溢美之词?
  • 【大纪元6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良知台北 8日电)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今天在股东会后,向媒体揭示鸿海未来的5年计划,包括培育人才、扩大与名校合作、瞄准“金砖五国”、自动化及完成硬体供应链管理等。
  • 【大纪元6月14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苹果执行长贾伯斯即将成为漫画人物,美国一家出版商要出版一本介绍他生平的漫画,预定八月下旬出版。
  • 网路发展一泄千里、不可收拾的现象,人们咸认“不可能”、“制度”与“包袱”三者之观念,乃一切创新与进步的阻碍。 专家学者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发展,而知识的流动最后是分享与应用,变化出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也就是领悟力,未来则是领悟力的战争。
  • 这是一个非常荒诞的时代。这个时代荒诞到什么地步呢?比如说,鼓励你唱革命歌曲,但是不鼓励革命(鼓掌叫好);鼓励你看《建党伟业》,但是不鼓励建党(掌声口哨)。这是一个非常骨感的时代。但是正是在非常骨感的时代,理想才能飞翔!
  • (大纪元记者江泓编译报导)日本美少女乐队AKB48的新成员 江口爱实(Aimi Eguchi),现实生活中“查无此人”。喜爱AKB48的粉丝最近被告知,江口爱实际上只是电脑合成的形像。她是综合其他六位少女的优点拼凑而成的虚拟艺人。
  • 水淹京城示江已寿尽,6月23日,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壅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车辆被淹,寸步难行,京城成泽国,整个城市完全进入“瘫痪模式”。北京人被这一突然其来的大水给搞晕了,水来的太过蹊跷。
  •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指定科目考试国文科阅卷召集人陈昌明今天说,考生作文举例最多是高尔夫球女将曾雅妮,也有人写到女神卡卡、澳洲生命斗士力克‧胡哲等,鲜少考生举政治人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