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孩子网路社交 要会分享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佳颖台北12日电)暑假孩童黏着社交网路,精神科医师邓惠文表示,父母关心孩子网路人际,可以在同一个社交网站申请账号,但要经营自己的网页内容,藉分享才能获孩子认同,参与其网路社交。

台湾微软与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今天举办“2011年第3届儿少网路安全指数大调查”记者会,指台湾国小5、6年级的小朋友,有近一成可能陷入网路成瘾危机。

邓惠文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路最大的问题是让父母以为小孩子“在家”,因而不感受到问题严重性;她提醒父母,其实小孩子在网路世界,只是“躯壳”在家,灵魂是在外游荡的状态,有可能接触到各种虚拟的声色不良场所。

邓惠文表示,5、6年级儿童正是在发展自我与他人之间相处界线的时期,如果过度上网,排挤了真实与人接触的时间,最后可能会演变成在真实世界若与人没有适当的距离转圜,如网路世界那样,儿童就开不了口说话。

邓惠文也提醒父母,关心儿童在网路世界的交友圈,最好是透过自己也申请一个账号,加入儿童的外围朋友圈;但是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要加入自己,因为被强迫、被监督,任何人都不喜欢。

邓惠文建议,如果采用这个方式,父母就要真的经营自己的网路社交圈内容,像是抒发自己的心情等等;因为网路世界的精神是“分享”,而不是看别人,但自己不给别人看,监督意图明显,反而惹孩子反感。

父母也最好不要在孩子公开的留言板上,留下“父母式的叮咛”,例如,今天要记得吃维他命等,这样会让孩子在同侪间受到取笑。

邓惠文表示,避免孩童网路成瘾,最重要的还是时间控制,培养孩子多元兴趣,以及建立亲子之间不带建议和评论的闲聊;她建议父母可以多用“哇!你们现在有这个”当闲聊开头,并询问孩子受到吸引的原因是什么,同时也可以转移的问,还有哪些事情会让孩子开心等谈话术,来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

邓惠文也表示,沉迷网路的确会影响一些孩子的现实生活,比方就有儿童表示,没有使用脸书打卡,就好像飘浮在地球上,没有“到达感”和存在感,要打了卡才有踩在土地上的感觉,已经是“脸书打卡强迫症”。

相关新闻
怎样更幸福?执手相望远胜网路社交
大陆女子长期乏力 全家查出患“吸血鬼病”
加州一头野熊2小时内闯入5栋民宅
甜蜜时刻!狗狗一动不动搂着小主人睡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