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京沪高铁之忧

人气 1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7月12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金靖综合报导)编者按: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为高速铁路,安全始终是公众关心的问题,尽管当局声称京沪高铁安全,但知情人士及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明显有异议。此外,是否会再度亏损经营,也是各界媒体观察的焦点。

京沪高铁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概算2,209.4亿元人民币,设计运行时速官方称可达380公里,号称中国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在大陆官方媒体的一片吹嘘声中,一些虽然弱小但却坚强的声音却未能被掩盖。倾听这些声音,人们注意到,这个表面光鲜的“高铁秀”背后,隐忧重重。

安全之忧

对于时速达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安全性无疑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虽然官方信誓旦旦保证安全,一些知情人士和专家却并不这样认为。

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高速办副主任周翊民曾公开揭露,在刘志军时代建设的高铁项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一是时速350公里列车是吃掉安全系数才实现的,购买合同上注明的最高安全限速是300公里;二是高铁运营的过程中有过若干秘而不报的事故,虽然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但都不是小事;三是高铁线路在不同地区出现沉降,最多达40厘米。

对于将购买合同上注明的是300公里时速,但是官方却提速到350公里,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黄醒春教授也不认同,“毕竟350公里的时速还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安全的,在结构和别的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安全风险就会增大。”

黄教授认为,在安全方面,德国、日本在300公里以上的时速都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中国的技术能达到什么程度,工艺过程能否实现,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验证。”

对于高铁线路沉降,黄醒春指出,如果在10~50米范围内,沉降40厘米,对行车安全是有影响的。

非仅周翊民,其他熟悉内情的人也对高铁的安全不放心。大陆媒体在去年曾曝一位退休铁路工程师坚决不坐高铁。他的理由是:“中国高铁发展很快,但是是那种‘大干快上’的快。在发达国家,修一条高铁运行的路线要花费较长时间,铁轨铺好后,要让其自然沉降,再沉降,还要通过各种检验,确保铁路不会出问题。而我们有些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还有些工程连‘三边’工程都够不上。”

此外,一位知情的经济学家披露,中国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一亿一公里”,而“一公里腐败一千万”属正常事情,在全国高铁建设工地,“纤维袋子提现金(行贿)”是正常现象。

今年年初,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等一批铁道部高官就因腐败“落马”。有媒体报导,张曙光是一位“裸官”,张的家属很早以前就出国了,他的老婆在美国洛杉矶有三处豪宅,在美国和瑞士有存款28亿美元。至于刘志军,问题多到现在还没查清。

这些腐败的成本,无疑全部都摊在了高铁建设上,谁能保证供应商不以次充好,降低标准供应?宁杭高铁项目就出了“钢筋瘦身(拉细)”事件,京沪高铁也难保没有这种问题。

经营之忧

中国已运营的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五条高铁线上座率低、亏损严重已不是什么秘密。

有大陆媒体报导,即使是客流量密集的东部地区,从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9月底,京津高铁共运送旅客1,870万人,营业额为11亿元出头,而成本支出超过18亿元。运行一年,京津高铁亏损高达7亿元。

那么,京沪高铁线能摆脱亏损的宿命吗?

据业内人士分析,京沪高铁投资概算2,209亿元,贷款一半也就是1,105亿元,利率6%,那么年贷款利息是66亿元。根据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京沪高铁系统优化研究”中的描述,京沪高铁人均每小时能耗是18度,全程4小时,也就是72度,合电费92块钱。目前,京沪高铁日开行90对列车,按每列车1,000人的载客量计算,一天的运力在18万人左右,全年不到5,000万人次,电费总计46亿元。为方便计算,假如每年的折旧是固定的,都是 2,209亿元的3%,也就是66亿元。折旧、利息和电费加起来每年是178亿元之多。

这还没有计算偿还贷款本金的钱,再加上高铁运营的人力和维护等成本,粗略计算,京沪高铁运营成本每年或达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而按照京沪高铁300公里时速的二等座票价555元,要想达到维持成本,最少客座率要达到70%以上。

那么,京沪高铁实际上座率到底会不会这样好呢?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章教授指出,“虽然中国高铁的速度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我们的人均GDP排在全球100位之外。”中国现阶段很多人仍嫌高铁贵。

广州铁路局行政部门的李德君也表示,尽管高铁全程票价最低410元,想尽可能吸引更多人坐高铁还是不现实,“每年春运,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工,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回家就行,为节约那么一、两百元钱,即使有卧铺,他们也会选择硬座,哪怕睡不了觉。”

前有5条高铁的亏损之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认为,京沪高铁很难收回成本。◇

本文转自231期【新纪元周刊】“中国经济观察”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33/9592.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地层下陷  高铁营运最大危机
高铁亏损大降 股东怨未获利
京沪高铁开通  安全问题有争议
央视拍高铁宣传片 引数千访民喊冤生冲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