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艺术:建立顾问间的共识

史帝芬‧山普(Steven B. Sample)

人气 1
标签:

领导人面对一个该做的决定,也晓得应该在何时之前下决心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决定该怎么做?可以仰赖哪些人?哪些事?是听专家和左右手的建议?

还是看其他人(如教员、学生、股东、工会、政客、媒体、校友、社区团体等)的需求而定?靠自己的判断与经验?还是以上皆是?

我在纽大水牛城分校最喜欢的同事,是我们的财务长鲍伯‧华格纳(Bob Wagner)。每回行政部门有困难的决定得做时,鲍伯都会说:“记得,在大学里,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产物!”他的话多少有点道理。

即使最后决定的结果和某些(或所有)对象的需求不同,但在做重大决定之前,要周密考虑各种人的需求,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这类讨论在非营利组织中,当然比营利事业容易,大概也比较合理。但即便是营利事业,能在决策前先和首当其冲的业务对象谈过,总是比较妥当。

这几年来,我有幸在不同产业的十四家企业出任过董事,发现有些产业领袖真是麻木不仁,包括对自己的员工、供应商、顾客、邻居等,让我感慨良多。

我有时也目睹执行长与部属在不该为敌的时候为敌,要不就是在该以极小代价与他人结盟时错失良机。这种冷酷,短期来说似乎是为了股东利益,但长远来看,往往造成极大的损害。

做重大决策前,听听顾问团和重要主管的意见,大都有益无害。

要是状况真的很棘手,顾问的意见很可能会分成两派,这个时候,领导人可以利用决策过程来建立亲信顾问之间的共识,或至少也可以整理一下各方的意见;万一最后的决定与顾问的建议不符,也没有人会觉得受到天大的侮辱。

最后这一点很要紧,因为如果某个主管的意见老是属于不被采信的那派,就算领导人愿意继续请他当重要顾问,他也很有可能会被同侪排挤。

杰克‧伦敦(Jack London)在《野性的呼唤》(Call of the Wild)一书中描写过,在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里,如何平息两只雪橇狗不休的争端。

到后来,所有的狗坐成一圈,开始长嗥,两只针锋相对的狗则在圈中打成一团。等到其中一只占了上风,所有的狗顿时扑向被打败的那只,把它撕成碎片。悲哀的是,领导人的亲信们有时也会做出一样的事。

反之,当顾问们意见一致,领导人却反其道而行时,不仅是合理的行为,有时甚至值得喝采。林肯有次针对他赞成的某个议题而在内阁中投票,并且亲自开票宣布结果:“一张赞成,七张否决──答案是赞成!”

顾问们或许会对上级有点不满,但很少会为这种偶一为之的状况闹革命(当然,要是领导人老是和属下们唱反调,那就表示不是该他下台,就是该换部属)。@(待续)

摘编自 《领导人的逆思考》脸谱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调查:网友对房市中性偏乐观
茉莉:西藏“安居工程”的破坏性使命
台房仲:大量合宜住宅 打房最有效
经济学家:最大经济威胁来自欧债、高油价、美国债务上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