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汹涌裁员潮 华尔街金童的美丽与哀愁

陈思敏

人气 11

【大纪元2011年08月26日讯】夏日炎炎,华尔街却冷风飕飕。随美股本月一波崩盘,退回金融海啸低位,市场疲软,“钱”景不佳的华尔街刮起裁员冰风暴。而改用物美价廉的实习新人,也加速排挤效应,预计超过三万人饭碗不保。而选在年底前砍人,引发诸多抱怨:“在华尔街工作,最重要的收入来自年底分红。”正是资方省下大笔红利费用的盘算,以薪水换资金,为明年定位做准备。

在华尔街上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裁员是2009年初,而从2008年金融海啸,2009年昙花一现的牛市,到2010年的人造荣景,前后约29.4万人失去金饭碗。而本轮动辄数千人以上的“裁员滚滚”,几乎覆盖华尔街所有主要的金融机构,包括瑞信、汇丰、美银、高盛、巴克莱等,而骏懋更是大砍15000人。即便略有佳绩的富国银行也有忧患意识,在接下来一两个月,各业者瘦身行动将进一步提速,美银再减数千人,而汇丰于2012年前要解聘25000名员工。

日出日落,全盛时期纽约86万余名金融业员工,每天有16万多人在全长不过1/3英里的华尔街工作,行色匆匆走在这个被金钱支配昏天暗地的“人造大峡谷”。如今,还在为残局“埋单”而无创新获利的华尔街,交易量萎缩及监管从严导致获利空间收窄,金融帝国的黄金年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影响所及包括以金融为主要税收的纽约市,靠银行家光顾的当地餐厅,还有苦苦挣扎的美国经济。

著名分析师惠特尼务实的悲观预言:“在2012年前将再削减4至8万人。”所以,即便不在此波裁减名单,但面对日后经常性及永久性(遇缺不补)的裁员,惯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华尔街金童,也不免人心惶惶。

而此波裁员近半数为有印钞机之称的投资银行部门,在贪婪高速发展下,投行偏离融通资金的初衷,雇用一批顶尖数学或物理学家,将暇疵不良债权,精算打包成各种让投资人眼花心乱,但连交易员自己也搞不懂的金融衍生商品:CDO(债务抵押债券)、ABS(资产抵押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等。

接着投行以高薪鼓动危险的金钱杠杆游戏,而明星经理人、基金操盘手在重赏之下,分秒必争,抢进抢出,无视风险以小博大,拿别人的钱豪赌一把。当金钱催化巨大的权力、名声和欢娱,驱策芸芸众生为这些假相投注所有,一夜暴发,一日破产,投资人血本无归,代操手却全身而退。

成也金童,败也金童,制造挥金如土的金钱奴隶是华尔街的不归路。金童表面坐拥帝国财富、锦衣玉食,背后却是患得患失与不如归去的高压代价。无论买多少保险,都无法阻止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是意外、疾病、家庭破碎、精神耗弱、失去利用价值。金钱的万能与不能,在现实华尔街矛盾不已。

环境皆是人心造成,不论金融海啸、泡沫、股灾,都是人心彼此贪婪的总结。而物换星移,人心总是在,贪婪依旧泛滥华尔街,危机也将一再上演,只是形式或有不同。世界没有万无一失的经济定律,所以,股票会涨,就在你卖掉的隔天,股票也会跌就在你买进的下一分钟,因为人算不如天算。

有时候人们真的需要一点打击,才能看清物欲的迷乱,生命才能腾出一些空间,让更美好的事物出现,也许抬头看看好久不见的天空,去欣赏一场与众不同的艺术洗礼,或走进公园,也许偶遇真正改变生命的人事物。

当华尔街上打包纸箱开始多起来,当办公桌上跷着的二郎腿能放下来脚踏实地,当电影《华尔街》过尽千帆的老鸟告诫菜鸟:“够用就好”(just enough is good),那是不在赚更多或放弃,而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不执著。

@

相关新闻
亚洲华尔街日报重要新闻
美国就业前景堪忧
专利到期削减开支 默克拟裁员13000人
股市大玩过山车 在美华人沉稳不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