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骇河的传说

人气 7
标签:

相传大洪水时,大禹接替其父鲧治理水患曾疏通天下九河,汹涌的徒骇河便是九河之首。

徒骇河之名便是大禹所起。相传大禹在开凿龙门山时,得到九河女神华胥之圣子伏羲所赠送的玉简帮助治水,大禹随即执玉简量度大地来治理水患。一次,大禹正带领大批助手来到一条河边测量水深和流向时,突然天降大雨致使河水暴涨,急流冲击两岸激起凶猛的波浪,大禹的助手们惊恐万状,纷纷往高处躲避,但仍有数人被汹涛卷走。

那时候大禹把其助手称为徒众,正是由于自己的助手在这条河上受过惊骇,因此大禹便把这条凶猛的河流,命名为徒骇河。

发源于河南省清丰县和莘县的徒骇河,现属海河流域,由南向北流经河南、山东、河北奔腾千里注入渤海。在河南莘县西南端古云镇文明寨东西方向的河滩处,可见竖立着一座书有“徒骇河”三字的小石碑,相传大禹就是从这里开工挖河,并疏通整个河道导引洪水入海的。

当大禹带领众人疏通河道途径聊城的东昌湖一带时,虽然已经挖通了此地段的徒骇河,洪水也下降了许多,但不知是何原因,洪水都一直无法排泄完,于是大禹决定查找原因。

这天夜里,大禹涉水查看徒骇河时发现一股暗流,顺暗流走出五、六里路,便看见河水之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暗流在往外涌水。大禹猜测这可能就是大水不能排完的原因,于是拎起一个泥沙袋朝暗流涌出处抛去,没想到泥沙袋不仅没有堵住暗流,却冲出一条张牙舞爪的蛟龙扑向大禹。

大禹急忙举起手中的耜与蛟龙打斗起来,这凶猛的蛟龙与大禹苦战一夜竟不分胜负,直到黎明时分,由于这条蛟龙不敢恋战便急忙向东飞去。第二天,大禹将此事告知舜帝,舜帝告诉大禹:“此蛟龙原本是被赶出家门的东海龙王之子,欲制伏它需要有镇物。”于是,赐给大禹一块刻有镇蛟图的方石。

大禹带着舜帝所赐镇物,在夜里子时来到河中涌水之处投入镇蛟方石,在几声闷雷过后涌水随即平复。第二天聊城一带洪水全部退下,在大禹投镇蛟方石的河水至今仍然是深不见底,人们称作镇蛟潭或龙潭。

由于这徒骇河水深流急建桥十分困难,而摆渡船在河中行驶又时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事故,沿岸各村庄的艄公许多年都不敢在河中摆渡,致使两岸交通断绝,当地人们都盼望在此河上能有一座桥。

一天早晨,雨过初晴,东南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彩虹,只见这条彩虹飘飘摇摇地从天而降,正好落在徒骇河上变成一座木桥。原来,徒骇河两岸人们的心愿被偶然路过的鲁班知道了,于是连夜造出了一座木桥送到了人间,从此徒骇河两岸又恢复了交通。

桥虽然有了,但不知什么原因,这座木桥自落下以后桥身总是不稳,摇摇晃晃的只能过行人而不能走车马,人们想了好多办法来加固就是固定不住。

一位神仙有一回去蓬莱仙岛路过此地,发现此桥不稳就找来土地神询问,才知道在桥下竟压着一只大乌龟。原来,当年木桥落下时正赶上这只乌龟在岸边土窝里生蛋,竟压在它的背上,当这只乌龟身子摇动时桥身便会随着晃动。

于是,这位神仙便念动咒语施展大搬运之术,从泰山移来一块巨石压住了桥头,这只乌龟只能四肢伸开、头朝前探着,永远趴在那里不动了。于是,人们给桥起名叫“轧桥”,后来人们发现那块镇桥的巨石上刻有“五岳之尊”四个大字,才明白这是一块泰山石,又改名叫“岳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