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两天两起动车故障 深陷“换车门”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金靖报导)9月13日、14日两天时间里,京沪高铁及京青动车线上连曝两起因动车故障而引发的“换车”事件。其中,京沪G14次故障列车为中国南车造CRH380AL系列,京青D337次则为中国北车造CRH5型车。

中国南车相关人士称,事件应为人为判断失误所致,而不是之前铁路工程人员所说的“底盘故障”。而中国北车则强调,其目前发生的一切故障都是介于“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理念。

而业内专家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高铁多次出现换车事故绝非这么简单。

中国南车否认“底盘”故障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涉及中国南车CRH380AL系列的故障事件发生于9月13日京沪G14次(上海虹桥-北京南),该车在虹桥站发车时即遭遇车辆故障,全车旅客耽搁了40分钟后被要求换乘备用车。据公开信息称,当时有铁路工作人员解释,是该趟列车的底盘发生了故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

在CRH380AL事故发生的次日,北京至青岛的D337次动车发生故障,涉及列车为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据悉,这趟车行驶途中因故障多次停车,行至天津南站时乘客被要求下车,换至另一辆列车,后晚点40多分钟到青岛。

原北车机车工程师魏明(化名)对大纪元记者透露,对高速动车组来讲,转向架部位走行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底盘”,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部件。德国高速铁路ICE上次出事故就是因为转向架中弹性车轮内部缺陷造成的。

南车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否认了“底盘故障”的说法。据称,其“故障”列车经回库检查“一切正常”,事件应为人为判断失误所致。同时该人士强调,自调图以后,南车380A未发生一起因“车辆故障”而造成的晚点。而中国北车则强调,其目前发生的一切故障都是介于“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理念。

魏明认为,这两次动车换车事故,对即将出炉的 “7.23”事故调查报告来说,来的不是时候。目前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虽然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但从大陆媒体的半吹风信息看,基本上责任限定在信号、调度失误上了,估计不会再扩大。调查组对事故的分析始终刻意避开了列车、供电系统和工程问题。

天价动车“换车”也成常态

魏明指出,此前,京沪高铁也曾因动车故障发生过“换车”事件。至于换车的标准,动车开通以后,很可能没有很明确的详细标准,但会有原则性的指导标准,如发现了安全隐患、列车不能启动、驾驶室仪表显示异常,关键功能丧失或紊乱后,列车诊断系统自动保护启动,禁止开车等。

魏明认为,如果没有显示这些比较关键的问题,轻易不会换车。因为换车不但会引起旅客的不满,现场组织混乱等,更会对始发站或停靠站的调度指挥造成困难,打乱原来的调度计划,可能对各部门协作造成更多问题,所以轻易不会换车。

魏明透露,这类换车的现象,在采用动车组之前,实际也时有发生,只是旅客不易察觉,而且应对比较容易。以前要求换得比较多的是机车。而且,过去因为知道机车故障率高,长途牵引风险高,往往长途列车在中间大站会更换机车,这个不少人也知道,旅客也能感受到,机车与客车对接时会有冲动。

魏明指出,客车的更换也有发生,但通常是途中发现安全问题后,可以从整列车中摘除,影响的只是一辆车而已,俗称“甩车”。动车组虽然也可按不同动力单元分解,但实际运用中通常不分解,属动力分散性车组,结构更加复杂,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多由电脑控制,一旦出问题,只能整列更换,不敢轻易分解,因为分解后还需要重新进行整列调试,目前路局和运用段尚不具备能力,主机厂做起来难度也很大,所以只能整列更换。因此,动车组的质量等级必须要非常高,确保可靠性,备用车应只应对万一,现在看,备用车登场已成为常态,变得像换机车一样频繁,说明动车组质量严重不达标。

魏明认为,8辆编组动车组一列价值2亿元,16辆编组动车组4亿元,过去20辆编组列车最高5,000万元,动车组价值是它的10倍之,还是出现频频换车现象,是不可接受的。

魏明指出,动车正常研发周期3至5年,中国大陆属于引进消化技术,应该需要更长时间,实际硬压成1至2年出车,而且直接大批量生产,没有试制阶段,没有验证考核阶段。不论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质量根本保证不了。

(责任编辑:徐亦扬)

相关新闻
京沪高铁又出包 20多车次突断电停车
温州动车惨案 雷击至祸说法被质疑
中国动车事故解析 难倒韩国专家
温州“和谐号”相撞种种诡异之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