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人

三位参加辛亥革命的国学家(二)

--《苏报》《大江报》两报风云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这一年,熊十力參加了孙中山先生領导的同盟会。1906 年,清廷要在河南举行南北各军的军事演习。熊十力等人乘机聯络新军、会党,从事反清宣传,准备回应湖南的起义。据同为日知会成员的曹亚伯所述:“是年(1906)清廷命南北军会操于河南, 熊十力欲乘机举事。”(曹亚伯着《武昌革命真史》第136 页,上海书店出版社)熊十力在陸军特别小学校内宣讲革命道理, 此事为清廷官吏所知, 鄂军总兵张彪借机悬赏追捕,熊在友人的掩护下出逃。(另參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讀书人:熊十力传》第一章,上海文艺出版社。以下简称郭着《熊十力传》)

两报风云

1902 年春,章太炎从日本回到上海,与蔡元培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以改革教育宣传革命,支持学潮。又组织爱国学社,蔡元培主理其事,章在其中担任教员。学社同仁共同主办张园演讲会,宣传革命。而《苏报》成为爱国学社事实上的言論机关,教员们常常在其上发表文章,作革命的舆論宣传。一年之后发生了震动海内外的《苏报》案。

《苏报》案与《革命军》一书的发行大有关系。《苏报》报址位于租界中,清廷不得不以原告的身份來起诉,借口就是该报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革命军》的文章,及章太炎的一篇《康有为与觉羅君之关系》,欲置章太炎、邹容于死地。章的这篇文章其实是《驳康有为論革命书》的一部分,《苏报》从原文摘錄、改题发表。( 參颖水《章太炎与“ 苏报案”》,载于《中华人物志》一书,中华书局)《革命军》以通俗的文字宣讲反专制革命的道理。此书一出,立即风行海内外,给予革命志士和民众以极大的激勵和鼓舞,对正在來臨的革命总爆发,也是一个极好的动员。以后几年,《革命军》在各地革命党人和新军中广为流行。前后印刷二十多次,发行百万册以上,(參陈铮《邹容和》,同上书)为辛亥革命时期深受欢迎、影响颇大的革命讀物。

章太炎被判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但邹容却死于监狱中,时年二十岁。狱中不仅伙食极差,每餐只是一碗麦麸粥、三粒豆,还要频受狱卒的虐待。邹容之死引起舆論哗然,监狱当局不得不改善牢中待遇。《苏报》案以清末最大的文字狱震惊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反而使反清、反专制的思想更快、更猛地传播,为革命的大爆发作了准备。

章太炎于1906 年6 月29 日出狱,孙中山派人将章接到东京,是年加入同盟会。不久,同盟会聘请他主持《民报》,担任总编辑和发行人。章后來因《民报》款项上的误解,与孙中山先生起了一些争执。離开《民报》主编之职后,章继续在东京讲授国学,主要讲《說文解字注》、《尔雅义疏》等“小学”内容,前后弟子有黄侃、钱玄同、龚宝铨、魯迅等多人,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1911 年7 月,黄侃途经汉口,《大江报》主笔詹大悲为黄侃设宴洗尘,席间大家谈論时事、纵横捭阖,黄撰文一篇〈大亂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在《大江报》上发表,其文写道:“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之将至。长日如年,昏沉虚度,软痈一朵,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見人人欢然自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亂,予人民以深创剧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亂者,实今日救中国质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中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勿令黄祖呼佞而已。”此文一出,立即震动武汉三镇,振奋了革命志士的斗志。清廷则大为恐慌,湖广总督瑞澂下令封闭报馆,1911 年8 月8 日晚,大批巡警包围《大江报》社,逮捕了主笔詹大悲、副主笔何海鸣,并即刻查封报社。兩人后來各判一年徒刑。《大江报》实际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詹大悲、何海鸣均为文学社重要成员。《大江报》被清廷查封,激起了民愤,尤其引起了许多新军官兵的愤恨,一些新军官兵原本就与《大江报》多有往來,这更引起了清廷的恐慌。湖广总督瑞澂下令严密监视新军,此事愈演愈烈,以至于对新军下戒严令,限制官兵的日常出入,城内外宪兵、密探、巡警密布。这时候,武昌、汉口的形势異常紧张。(參陸敬《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纪略》,载于《量守廬学记》,三聯书店出版社)《大江报》事件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导火线,即“名册事件”(見下文)。

2011 年10 月8 日,孙武制造炸弹时不慎引爆,起义总机关暴露,清廷搜查出新军革命党人名册一本。10 月10 日晨,劉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人就义,官府还在马不停蹄地追捕革命党人,腥风血雨的形势,使得人人自危。这时,有人向瑞澂献计,說那份名单应该如何处理:当年香帅(张之洞)每搜查到这样的名册,总是当众烧毁,以安人心,希望瑞澂如法炮制。瑞澂觉得这个办法好,回答:“我也当众烧掉,但要抄錄一份保存。”这句话立即传开,无異于火上浇油,成为武昌起义迅速爆发的导火索。关于张之洞的传闻,在另一件事情裡可得到若干证明。当年鄂军总兵张彪欲逮捕熊十力,请总督张之洞下通缉令,并附呈熊十力以前在陸军特别学堂所作骂张的短文。张却回答說:“小孩子胡闹,何必多事?”(見郭着《熊十力传》第一章)可見这是张之洞一贯的做法。@

( 二零一一年六月六日)(未完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第三十七 、三十八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