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之世界第一

李玥 马致远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2年11月14日讯】挪威:全球第一座无“根”风力发电机组

未来的航运物可能不再需要携带燃料出海,因为挪威人已经把能漂浮在海上的风力发电机组造出来了。

最近慕名到访挪威的斯塔万格的人很多,不过大多不是冲着它的宜人美景,而是全球第一台建在海面上的无 “根”风力发电机组“Hywind”就在那里。Hywind风机与陆地上的风机用的材质大致相同;它的发电机叶片直径为80米,高出海平面约65米。海平面以下的部分被安装在一个100多米的浮标上,并通过三根锚索固定在海下120米到700米深处,以便它随风浪移动,迎风发电。

建造它的时候,不是在陆地上组装完再安装到海上的,而是通过轮船上的吊车在海上一点点搭建组装而成,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关键是尽可能地令其苗条,除去“赘肉”,以在海上保持相对平稳,并可提高发电能力,还要让其足够坚强,能经受住海上相当恶劣的天气。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亚历山德拉•贝克女士说,海上的风更强更持续,而且空间也广阔。军事雷达工作、海运业、渔业和旅游业都会从中获益。以后风力发电机组会建立在北美、伊拉克半岛、挪威、英国的海岸上。漂浮式风力发电将会给许多国家提供额外的能源,尤其是那些陆地上没有足够的风能资源的地区,漂浮的离岸风力发电可能会是富有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瑞典:第一个需要进口垃圾的国家

人人都讨厌垃圾,可是人人都得产生垃圾。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小区,几天不清理垃圾,全市便会恶臭难闻,时间长了还会传播疾病。瑞典却向周边国家大量进口垃圾,因为垃圾不够用!

垃圾少是好事,说明居民平时注意环保,尽量不产生更多的生活垃圾,为什么还需要进口垃圾?因为瑞典的垃圾处理工厂回收垃圾和再加工循环的能力太强了,几乎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被回收利用,或转化为能源。瑞典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只有1%是“真垃圾”,其它垃圾都可便废为宝。

垃圾有的可以焚烧,有的不能焚烧,有的可以回收,有的无法回收,这都要靠居民们自觉的将垃圾分类。据说瑞典人在垃圾分类问题上自觉得不能再自觉了,他们深知不分好垃圾就无法利用垃圾。居民的自觉环保意识也是瑞典可以成功利用垃圾的一个重要因素。

瑞典资源回收的成效卓著,焚化炉燃烧垃圾产生的热源将水加热后,经由水管加压输送至住宅区和商业大楼。而焚化炉所燃烧的热量也为一般家庭提供电力。全国的焚烧炉所产生的能源能够满足城市20%供暖需要,瑞典共460万户居民,其中81万户住家以焚烧垃圾产生的能源取暖,另外有25万住户用的电是依靠焚烧垃圾发电。

瑞典每年都必须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80万吨垃圾,作为电厂能源的原料,这些垃圾大多从挪威进口。而挪威之所以接受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因为出口部分垃圾比自己处理还省钱。这一形势能持续多久?等到邻国也都有能力把垃圾变成能源后,瑞典再到哪里进口垃圾呢?
从瑞典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垃圾成为抢手货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芬兰:全球第一台全波形高光谱激光扫描仪

芬兰地理测绘研究所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提供3D色彩数据的高光谱激光扫描仪,芬兰《科技与经济》杂志在第一时间报导了这一新闻。

根据报导,这台激光扫描仪拥有8个波长通道,会使以前的各种鉴别和测量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台激光扫描仪会在指定区域释放光束,光束会照射到目标上然后再反射回扫描仪。根据光脉冲的飞行时间和光谱颜色的亮度,电脑会形成有关这个目标的3D彩色图表。使用这种扫描仪可以使对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的测绘过程变得高效快捷。

另外,这台仪器可以帮助评估植物和其他东西的条件、生产率和养分循环。通过将光谱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以前较难测量的信息,该扫描仪也能轻松搞定。比如,大面积区域中的雪晶体或者是地球上沉积物中的各种矿物。

(责任编辑:林彬)

相关新闻
北欧生活:无肉食生活
北欧一周政经简讯(2012.10.8-14)
北欧一周社会简讯(2012.10.08-14)
北欧一周社会简讯(2012.10.15-2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