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宇:从“美国孩子眼中的阿凡提”想到的

孟天宇

人气 16

【大纪元2012年11月29日讯】记得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有关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如何看待阿凡提这个人物的短文,文中讲了一个发生在美国一间中文学校里的小故事,其中老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给我触动很大。

阿凡提这个人物,相信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都知道。那是大陆文艺作品中专门为孩子写的一个人物:他机智聪明,专与地主过不去,每次总是让地主吃亏出丑却拿他没办法。

这套故事,也被编进了国外长大的孩子学习中文的教材。那间美国中文学校发生的小故事中的教材,就是暨南大学编的十二册一套的中文课本。

课文的标题是《阿凡提借锅》。

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锅,还的时候锅上还放了一口小锅,地主就问:“你只借了一个锅,怎么还回来了两个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这口锅在他家生了一个小锅,所以一起还回来了。地主很高兴地收下了,告诉他以后想用锅就来借。

很快,阿凡提将地主家最大的那口锅借走了,然后一直都没有还。地主去要,阿凡提说,那口锅死了。地主很生气地问:“锅怎么会死呢?”阿凡提回答:“锅都可以生孩子,怎么就不会死呢?”地主很生气,但是拿他没有办法。

读完课文,老师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故事——

老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什么是锅?

老师:锅就是做饭做菜用的那个工具。

学生:既然是家里做饭用的东西,应该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阿凡提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借呢?

老师:因为他比较穷,家里没有足够的锅用,就需要借了。

学生:哦,那什么是地主?

老师:地主就是农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雇人来耕种。

老师: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这两个人,这种文章不应该放在教科书里,会教坏小孩的。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诚实。

学生:对,他们都欺诈、贪婪。

学生:我觉得这个阿凡提看似聪明,实际上很蠢,花那么多心思设计圈套,就是为了用一个小锅骗来一个大锅,还是人家用过的旧锅。

学生:他之所以穷得要借锅,大概就是因为只想着不劳而获,耍诡计骗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一定可以赚很多锅出来。

学生:是啊,如果他把用来买那个生出来的小锅的钱攒起来,再去干活赚点钱,就可以自己买一口大锅了,何必去骗人。

老师:嗯……,你们说得对,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学生:还有,他再去跟别人借东西,肯定没有人会借给他了。

学生:就是,他借东西不还,失去信用了。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这是根本,不能贪一时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师:那你们对地主这个人物怎么看?

学生:他太贪心了,第一次阿凡提还锅的时候,多还的那个锅不是属于他的,他就不应该要。

学生:他没有做人的原则,既然是有钱人,别人都穷得要借锅了,他怎么还能多要人家的东西呢?

学生:是啊,他有钱应该主动帮助穷人,做慈善事业才对。

老师:说得好,我们要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讳贪心,中国有句老话叫“贪为死门”,很多祸事都是由贪心引起的。

这段普通的对话,反应出的问题,却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一个在大陆党文化中,以机智勇斗地主的正面人物,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眼中却成了狡诈、愚蠢又没有信用的人?对比美国及西方社会与中共统治下的不同教育体制,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类似“学生守则”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些法制国家一切以法律为根据。只是各个学校根据本身情况有一些具体规定。

比如:作业必须自己完成;考试不许作弊;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等等。

由西方普世价值观主导的教育方式,注重人性,注重自由发挥。从小学甚至幼稚园时期,孩子们便被鼓励保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教育只是负责把孩子们往善的方向引导。

而中共的教育体制则是灌输,死记硬背,扼杀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不容孩子质疑课本中的内容以及中共政府的任何言论。甚至在全国统一的“小学生守则”中的头条,明文规定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顺便热爱祖国和人民。

一个小学生守则,不是把做人的准则放在第一条,而是把对自己党派的态度放在首位。这到底是何用意?这样的“守则”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物?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哪一个党派团体,有资格把自己与“祖国”、“人民”对等,强迫人民去爱它?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为了维持共党的独裁统治,从孩子开始洗脑。

就像《九评共产党》讲的:“共产党灌输其政治说教,从小学、幼儿园就开始,以后的升学晋级总脱不了政治考试(核),而那些政治考试题,根本就不容学生独立思考,必须靠死记硬背共产党的标准答案才能及格。可怜的中国人,为了考试,不得不从小自动重复着共产党的说教,一遍又一遍的自己给自己洗脑。”

再回到阿凡提。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美国孩子就不会受文章故事的引导得出作者给出的结论。他们会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中共教育下的孩子,则只善于接受、认同,不善于提问、质疑。因为在中国大陆,异议人士等于“反动派”,要予以“无产阶级专政”。孩子们从小在这样不容置疑的灌输式教育下长大,多数没有自主判断能力。上面叫你喊谁万岁,你就喊;叫你打倒谁,你就打倒。敢问为什么的话,你自己连带你家人全部会被“打倒”。

其实,中共不仅对孩子如此,图书、报刊、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对暴力、斗争的渲染。像阿凡提以恶制恶,以反占地主便宜为荣,与中国传统的“吃亏是福”,“以善解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观念完全悖逆,从小就促成孩子睚眦必报的偏狭心理。不仅如此,什么“阶级仇,民族恨”之类煽动仇恨的口号,更是充斥在各种宣传方式中。“地主”、“资本家”也成了特定的衡定坏人的贬义词。

只要生活在那块土地上,这些东西就一天到晚包围着人们,无孔不入地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什么要不怕死?难道死后会下地狱也不怕么?为共产党而死的那些人难道会上天堂吗?他们信奉的是无神论的共产党,神不会收,除了地狱,还有哪儿能去?

还有什么“打倒地富反坏右”,都要打倒,都是坏人?难道祖上辛勤积累,自己又有福分继承的财产,也是不义之财?有财产的全是坏人?难道不同意共产党观念的就是反动派、右派,就全部是坏人?就该全部消灭?

甚至现在,回到祖国,说的和政府观点不一致时,还会有人说“你可真够反动的……”其实“反动”这个词原意是指物理学上的反向运动。用于历史学上指与历史发展方向相悖的行为与言论。而中共却把这个词强行加上它自己特定的内容:反对共产党就是反动,甚或反对某个党领袖、官员就被称为反动派。用“反动”这顶排除异己的大帽子,看谁不顺眼就扣个“反动”上去。

在西方文化中,很多词语的内涵与中共的定义不同。比如“阶级”这个词和党文化中的那个概念就不一样,那只是人们在社会上所处的阶层不同的分类,并无褒贬之义,更不会以此区分好坏人。

记得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晚饭时和我聊天突然提到,“原来‘地主’就是landlord。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地主’都是坏人呢?”

只在中国上了学前班和半个学期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被中共洗脑的症状。可想而知,在中共统治下长大的人们,不知不觉多年间,被灌输了多少错误的观念,至今还以为是自己的想法,一味坚持。

阿凡提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的做法到底对还是错,这里不去下定义,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判断。至于对那个地主,大家也可以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而不是一个阶级群体去评价。

我想说的是,不仅对阿凡提,凡是受过中共洗脑教育的中国人,都应该对所有发生过的以及正在发生的事物,重新判断。摒弃党文化的影响,用自己善良的本性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有人觉得自己文化水平高,思维清晰,完全有能力保持自我,不受党文化影响。那么请你去读一读《九评共产党》和《解体党文化》。读了你就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头脑中,有那么多违背常理,被强制灌输的负面观念。

等你清除了思想中那些错误的,不是自己先天本性的观念时,再抬眼看这个世界。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人和事物也会有一个真正的善恶判断。

相关新闻
【新纪元】谢田:阿凡提的谶语和种的金子
阿凡提的谶语和种的金子
奶粉商“洗脑” 团体促立法规管
图片新闻:团体促停播新界东北规划洗脑广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