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序)

曹长青

人气 17

【大纪元2012年04月14日讯】编者按:今年4月14日,是“泰坦尼克号”(Titanic)沉入大西洋海底整整100年。围绕这艘被称为“不可沉没的巨轮”的海难、寻找残骸、尤其是1997年被卡梅隆以大手笔搬上银幕、拍成卖座电影以后,全球掀起“泰坦尼克热”。在海难百年之际,“泰坦尼克号”电影又推出了3D版,而且一家公司更制造了一艘和原泰坦尼克号同样的巨轮,装载同样数量的乘客,百年后再次出航,这些都引起人们对这艘巨轮的无休止的好奇心。而那场大海难中所展示出的人道情怀、经受住死亡考验的爱情等等,更感动、震撼了无数人!曹长青先生所着的《泰坦尼克号:不沉的人性光芒》一书,是中文世界中唯一一本详述巨轮沉没过程的作品,该书尤其描述了灾难中那些放射出人性光芒的感人细节。在“泰坦尼克事件”百年之际,我们连载此书,以飨读者。

曹长青自序

1997年底,在纽约曼哈顿的索尼电影院看了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非常感动。从影院回到家里,那首“我的心永在”的电影主题歌一直在心中回荡,凄美柔情,潺然如流,像那淹没了杰克和一千五百名乘客的大西洋海水,载着传奇和想像飘向远方……

电影使我对这个沉船事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去找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书。但跑到书店和图书馆,发现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书竟有上百种!那些书有的写这艘巨轮的历史,有的写沉船时的场面,有的写幸存者的个人故事,有的写寻找沉船,也有写电影《泰坦尼克号》拍摄过程的。

报纸的报导更是浩瀚:仅《纽约时报》在“泰坦尼克号”幸存者抵达纽约的第二天,就用12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幸存者的故事。其它如《波士顿环球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太阳报》等等,都有整版整版的报道。那些报纸不仅至今仍被保存在图书馆里,而且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之际,《波士顿环球报》还把当年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的报纸又重印出售。当年卖二美分,现在竟要价六美元。当然,上面刊登的资料确实也是价值连城。

今天,卡梅隆用高科技展示的电影故事已是任人皆知,但电影《泰坦尼克号》并非完全虚构,除了那个爱情故事之外,它几乎是当年沉船事件的翻版: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开往纽约。这是当时人类制造的第一个豪华巨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重六万五千吨,耗资750万美元,每天需要650吨煤炭燃烧她的162个锅炉。

首航时她装载了六千吨燃料,3,435袋邮件,900吨行李,还有大量珠宝首饰。乘客中富豪们的总资产高达五亿美元,因此引起世界媒体报道,全球瞩目。

当时《纽约时报》曾刊登出船上名人的名单,可见世人的关注程度。但航行四天后,4月14日在大西洋上撞了冰山,两小时后沉没海底。船上共有2,208名人员,仅有705人幸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海上灾难。

影片再现了当年的历史真实: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荣耀的巨轮即将沉没之际,人类道德的光芒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船长史密斯作为船上的最高指挥者,最早知道船将沉没,最有条件逃生,但他只说了一声“我跟船走”,一直站在船舵旁,直到汹涌的海水涌进驾驶舱,把他和“泰坦尼克号”一起卷入海底。海上的牧师也不逃生,在众人惊慌恐惧,尖叫逃命的大混乱中,沉着镇定,给人们朗诵《圣经》。最让人感动的是船上的乐队,不仅不逃,还一直演奏“上帝和你同在”的乐曲。在那死神逼近、船裂人亡的巨大灾难面前,那悲凉激越的提琴声,体现了人在死亡面前的尊严。在生死关头,船员们表现了弘大的人道情怀:把救生艇让给女人和孩子。由于船上只有供一半人用的救生艇,能否上救生艇,决定生与死。据当时《纽约时报》对幸存者的采访报道,很多女人死活不上救生艇,她们和丈夫拥抱在一起,一吻再吻,要生死与共。亿万富翁阿斯德在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后,静静地坐在甲板上,等待最后的时刻。年迈的斯特劳斯夫人在被送上救生艇时,有人对她同样年迈的丈夫说:如果你陪太太上救生艇,没人会反对;但斯特劳斯先生说:“在别的男人没有上救生艇之前,我绝不上。”结果,斯特劳斯夫人也死活不肯上小船,和丈夫一起紧紧地拥抱在甲板上,直到海水把他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吞没。据统计,在一等舱的144名女性中,有3人选择不上救生艇,她们和丈夫一起坐在甲板的椅子上,手挽手渡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位幸存的妻子回忆说,她听到留在船上的丈夫向她喊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手放在裤兜里,天太冷!”

物质的巨轮沉没了,1,500多条生命永远地消失在冰冷的大西洋里。但人类最美好的精神价值永存。生死与共的爱情,男人牺牲自我、保护妇幼的绅士情怀,船员们危难之中坚守岗位、负责到底的敬业精神,乐队至死演奏的尊严,都体现着人类共同追求的文明,闪烁着巨大的道德光芒。

如果能有一本书,把“泰坦尼克号”的制造、辉煌、沉没、寻找残骸、今天又拍成全球轰动的电影这整个过程,全部集中到一起,会给关注这个沉船事件、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被当年“泰坦尼克号”上展示出的人性光芒而感动的读者一个全貌和分享的机会。于是我动了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

本书是根据十几种英文书籍、媒体报导、以及“泰坦尼克号听证调查”档案等多种英文资料,综合组织、重新编辑、改写而成。在选用资料上,力求以真实可信为原则,因为当时很多幸存者心血来潮,信口说来,有些回忆录不是十分可靠。

全书完稿于《泰坦尼克号》电影风靡全球之际的1998年4月。随后在香港出版。据我所知,这是中文世界唯一一本描述那个沉船事件全貌和那部电影制作过程的作品。所以,在今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之际,对某些字句稍做修改之后重新发表,以期和更多的读者一起再次踏上这条巨轮,和她共同重新启航,重温一遍那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凄美壮观的故事。在感受当年震撼的同时,更重新审视、加倍珍惜自己的人生……

全书目录

第1章:造一艘魔鬼大帝
第2章:巨兽下水
第3章:冰山的匕首
第4章:当警报响起
第5章:大西洋上的SOS
第6章:死亡考验的爱情
第7章:最后的时刻
第8章:《纽约时报》的半夜电讯
第9章:大海上的呼号
第10章:幸存者归来
第11章:死亡数字
第12章:听证和调查
第13章:天灾还是人祸
第14章:永恒的纪念碑
第15章:寻找残骸
第16章:卡梅隆的大手笔
第17章:“泰坦尼克热”
附录:参考文献

相关新闻
曹长青:韩仁均给韩寒代笔多少?
法广采访曹长青谈韩寒作品真假
曹长青:叙利亚人民书写壮丽的历史
曹长青:海明成桑兰案葬礼的第一具尸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