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曹长青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7)
在奥斯卡颁奖之前,有记者问另一个也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公司老板,他是否认为《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会席卷奥斯卡,他说:“你我都知道,它曾沉过一次。”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6)
卡梅隆在好莱坞的地位,可不像当年巴拉德在“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那样,申请一点研究经费困难重重,他要拍片子,提出预算,电影厂老板都点头,因为他拍的片子个个赚钱。但他拍的电影成本都很高,像《真实的谎言》,成本达到一亿美元,成为当时好莱坞投资最大的影片之一。所以卡梅隆被称为“最能花别人钱的天才。”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5)
当“卡帕西亚号”载着幸存者抵达纽约、把那些遇难者的消息证实得清清楚楚时,绝望、悲痛的家属们就有动议,要集资把“泰坦尼克号”打捞出来,人死了,怎么也要把尸体找回来。尤其是那些富豪们的家属,更有这种愿望,他们也有财力这样做。遇难的大富豪阿斯德一个人就有资产近一亿美元,他的财产之多,可以建造13艘“泰坦尼克号”;另一个遇难的商业巨头斯特劳斯拥有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而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的国际管道公司总裁古根海姆更是银行世家。船上的百万富翁就有57个,每个人拿出15万,就是850万,可以建造一艘“泰坦尼克号”巨轮。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4)
一连串的人为错误把“泰坦尼克号”葬送到大西洋底。人类有着不断犯各种错误的缺陷,但人类更有在灾难面前展示辉煌人性的潜能。这种潜能是我们无论面对多么令人沮丧、令人悲愤的现状都不应放弃希望的动力。对人心应该永远充满信心!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3)
虽然美国的听证和英国的调查都找出了很多导致“泰坦尼克号”出事的原因,但这些原因仍不令人满意,因为所有的事件都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有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在左右著这条巨船的命运。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2)
在“泰坦尼克号”事件之前的40年中,在北大西洋上航运上,只有4个乘客遇难,平均每10年才有一个乘客丧生。现在,不到3个小时,1,500人都沉到了大西洋底,这个人数,相当于一个小镇从地球上消失了,它让大西洋两岸都惊呆了!无论是政府官员,报纸编辑,还是公众舆论,都强烈地要求彻底调查这一事件,到底原因在哪里?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1)
“泰坦尼克号”启航时,船上乘客和水手一共有2,200多人,现在只有705人幸存,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遇难。这么大的死亡数字震惊了美国、英国和整个世界。很多报纸发表文章,谴责轮船制造者,尤其是谴责白星轮船公司,认为这是一场人为的“屠杀”。热衷谴责资本主义的自由派的报纸《纽约美国人报》激愤地写道: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0)
在“白星公司纽约办事处”贴出的告示板前,聚集了很多人,“泰坦尼克号”乘客的家属都焦急地渴望知道自己亲人的消息。那场面就像电影《飘》中那些南方的将士家属在等待宣读刚刚从战场送来的阵亡将士名单一样,人人都提心吊胆,带着巨大的恐惧。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9)
在大西洋上,“卡帕西亚号”客轮正全速驶向“泰坦尼克号”的出事地点。全船的员工都已进入紧急状态,严阵以待。但最忙碌的是报务员哈罗德.科塔姆,他在报务室里焦急地接收著其它船只发来的“泰坦尼克号”目前情况的电讯。“卡帕西亚号”的无线电机质量很差,很难接收到“泰坦尼克号”发来的信号,只能从别的比较近的船,或功力比较大的无线电机接收到电讯。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8)
4月14日的夜晚,当“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距离它几百海哩的纽约市一片平静。虽然纽约是个有着丰富夜生活的城市,但这天是星期天,人们玩了一个周末,多数都累了,此刻已进入梦乡,为第二天的紧张工作积蓄精力。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7)
在最后一个救生艇正在向下放时,“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虽然更加慌张了,但激昂轻快的爵士乐的声音,使他们减少了一些恐惧。这种时刻,没有什么比音乐,这种不分国界、肤色和文化的世界性语言,更能安慰人的心灵了。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6)
自从史密斯船长下令“妇女和儿童先上”之后,负责放救生艇的船员就开始组织妇女和孩子进小艇。这是一个难舍难分的生死离别的场面,因为很多乘客都是夫妻和孩子一起旅游,这次却要分开,而且是决定生死的离别!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5)
当史密斯船长要报务员马上发报向其它船只求援时,报务长菲利普斯第一个反应是,应该迅速向“加州号”客轮发报,因为半小时前,“加州号”还发来电讯,通知该船被浮冰阻塞,无法行驶。当时菲利普斯正在忙,都没有来得及问他们船的方位,但从对方报务员震耳欲聋的声音,他猜得出“加州号”就在附近。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4)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准备出发,一群群旅客上船时,乘客艾伯特.考德威尔太太看到甲板上的船员在用吊车往船上装运行李,便问一位水手:“这条船真的不会沉吗?”“是的,夫人,”那个水手回答说,“连上帝本人都无法使这条船沉没!”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3)
巨大雄伟的“泰坦尼克号”在浩瀚无边的大西洋上则显得像一片绿叶,也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史诗中一个小小的标点,但她给大海带来节拍和韵律。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2)
19世纪末,西方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工业革命,发展新科技,富国强兵。当英国人正在建造六万吨巨轮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却是另外一幅景像。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1)
20世纪是世界进入高科技的分水岭。自十八、十九世纪,人类已在科技上取得了很多突破。1784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了手工业,整个社会都发生巨变。因为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所以19世纪等于是英国人的世纪。英国的棉纺织业用棉量在70年间增加了一百倍。

曹长青:泰坦尼克号 不沉的人性光芒(序)
编者按:今年4月14日,是“泰坦尼克号”(Titanic)沉入大西洋海底整整100年。围绕这艘被称为“不可沉没的巨轮”的海难、寻找残骸、尤其是1997年被卡梅隆以大手笔搬上银幕、拍成卖座电影以后,全球掀起“泰坦尼克热”。在海难百年之际,“泰坦尼克号”电影又推出了3D版,而且一家公司更制造了一艘和原泰坦尼克号同样的巨轮,装载同样数量的乘客,百年后再次出航,这些都引起人们对这艘巨轮的无休止的好奇心。而那场大海难中所展示出的人道情怀、经受住死亡考验的爱情等等,更感动、震撼了无数人!曹长青先生所著的《泰坦尼克号:不沉的人性光芒》一书,是中文世界中唯一一本详述巨轮沉没过程的作品,该书尤其描述了灾难中那些放射出人性光芒的感人细节。在“泰坦尼克事件”百年之际,我们连载此书,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