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需求大 中国从美国进口百万头种猪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4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在一个以猪肉为烹饪主食的国家,对于高蛋白饮食的需求已经超过中国农民供应的步伐。虽然美国人的肉类消费已经削减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中国现在吃下去的肉类却比五年前上升10%。

中国的解决办法是:大量抢购美国农民养殖的数百万只种猪,因为美国拥有尖端的牲畜培育技术。种猪生产商和出口商说,通过采取这个办法,中国将从小型散养场转变到西方传统的大型综合经营,以便跟上民众对肉类的需求。

据路透社报导,在印第安纳东北部昏暗的一个谷仓内,空气弥漫着玉米和泥土的味道。汉诺可(Whiteshire Hamroc)农场的猪圈里挤满了猪只。这些动物只为了一个目的:飞越半个地球,填补中国对猪肉的需求。

“我把它比作他们的电话系统。”专门出口种猪到中国的汉诺可农场的共同业主雷蒙说,“大多数中国人从没有固定电话到拥有手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中国对家畜遗传学的兴趣意味着美国两个最强大的产业–技术和农业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美国向全球出口6.64亿美元的育种牲畜和遗传物质比如精液。

但是在发财的同时,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随着美国肉类消费下降,生产一磅蛋白的价格也跟着上升,这意味着肉制品公司的盈利下降。这引发了一些批评者质疑,这个趋势的短期利益是否将导致美国肉类生产商长期失去他的主要出口市场?

这似乎将是中国追求效率之道路:进口技术或者建立合资企业,学习最好的运营方式,应用这些方式并且使用比海外竞争者更低廉的成本,在全球市场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特别是底特律已经感受到中国竞争的压力,硅谷也有同样的压力。

俄勒冈瓦利(Vale)的农业市场公司斯德林(Sterling Marketing)公司总裁纳里卡(John Nalivka)说:“中国将不会永远依赖于我们。”

在食品通胀令人怨声载道的中国,2010年人们平均花费25%的年收入在食品上,而美国人仅仅花费10%的收入。

北京东方农业咨询公司的高级分析员王晓玥说,一个对付食品价格上涨的办法是:鸡肉。一个鸡腿的价钱是猪里脊肉的一半甚至更少。生产一磅鸡肉所需的粮食也只需一磅猪肉的一半。

这促使中国从美国农场进口更多的肉种鸡,这也促使快餐连锁店向中国扩张,包括麦当劳。麦当劳把中国列为世界第三大市场,他们去年在中国开设了200家新的分店,并且计划开设更多。

中国不是唯一这么做的一个国家。俄罗斯和土耳其是去年美国育种牲畜出口最大的市场,而且在加快增长。但是中国牲畜养殖业向大型和高效类型的转变将造成全球市场的重大转移,特别是粮食需求。

根据Rabobank最近的研究报告,为了跟上生猪养殖业的增长步伐,中国在未来几年可能需要增加2,000万到2,500万吨玉米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中国大陆猪肉价格连涨引发通膨疑虑
中国猪肉价格连涨80天引通胀忧虑
中国猪肉价连跌 商务部救市成效受质疑
中国疯大蒜  比猪肉、鸡蛋都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