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上学玩耍 中山附幼像自然教室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24日电)松鼠、斑蝶和天牛都是幼稚园内最常见的生物,小朋友仿佛置身大自然教室;尤其柴山、西子湾和中山大学都是幼稚园的校园,让中山大学附设幼稚园30名小朋友快乐极了。

国立中山大学附设幼稚园已有27年历史,这所只限额30名的幼稚园因为设在大学里,邻西子湾和柴山,小朋友上学都像在上自然课,时而有知了的鸣叫声、时而是穿越树梢的松鼠、地上也有凌空而下寻觅小昆虫的鸟儿、斑蝶毛毛虫也忙着爬行…。

小朋友忍不住好奇,观察毛毛虫的行径,也有人抬头找寻松鼠凌空飞窜的踪迹。

幼教老师李心仪说,教学课程完全开放、没有填鸭式,让孩子在听、说、想像之间,用绘画做更多的表达,以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李心仪有丰富的幼教资历,比较中山附幼与其他标榜双语教学幼稚园的小朋友,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孩子更天真烂漫、快乐。

中山附幼的小朋友多为中山大学教职员的子女,近年随着学校“高龄化”,就读学生稍少,也开放给校外人士的小朋友就读,只是名额有限,让不少家长扼腕。

园长李予纲是政治经济系副教授,因为自家小朋友在园内就读,投身参与幼稚园的教学规划,他认为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培养思考能力是再好不过的学习方式,所以一整个中山大的校园都任由孩子观摩、体验;酷暑的大热天就让孩子们在沙滩堆砌自己的城堡,领略大自然潮汐的奥秘。

园方更利用中山大学国际交换生的资源,每周安排“向世界说早安”的活动,由交换生和小朋友互动,简单法语、意大利(亦译:意大利)语或是日语的问候、好吃等会话,透过游戏加深孩子的印象并在地图里认识世界。

4岁的幼稚园学生李怡苓因此学会说“阿里阿多”(日语谢谢之意),上学半年多,李怡苓最喜欢剪纸,另一名园生林新杰爱画画,不过,他们共同兴趣是在校园里追逐蝴蝶、喂鱼和找寻小松鼠的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