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随笔】从“舍得”看舍与得的微妙关系

人气 4
标签:

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为自己争取。小时候在学校,在家里常听到的话就是,你要努力争取啊,学聪明点,什么事要为自己打算、要争第一。所以,自幼以来,一直都认为做什么事从自己出发,先为自己考虑,是很理所当然的。

  终于有一天,扪心自问、面对良心时才发现,其实不然。当我知道有那么一个天理后,非常震惊,这种原有的想法就被彻底的颠覆了。这时候我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呢,才是最傻的一个傻瓜。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当你通过努力或某些手段得到什么的时候,表面上 你是赢家,其实你是连输了都还不知道。天理告诉我们,不失不得,你得到了就会有失去,这个理是在维持每个人的所得所失、起到平衡的作用的。从“舍得”一词 我们也可看出,为什么是“舍得”而不是“得舍”呢?仓颉从神的启示中得到了造字的灵感。“舍得”这个词的排列顺序,也许透露给人们一个微妙的信息:就是有“失”才有“得”,先“舍” 而后“得”。

  当你只想着如何得到而不想付出时,在无形中总会让你失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暂时让你感受不到,也可能你失去的并不是你原先得到的,可是天理是不会跟着你的感觉变化的。看看我们人的一生,总是在失与得之间游走,一个人不会一辈子都得到好处,也不会一辈子都得到坏处。要想为自己积善积福,只有舍去自身不好的物质,多行善积德,自身的命运才会有所改变。正是所谓的“境随心转”吧。

  不信吗?你试一试,你会有所收获的。

相关新闻
美国南卡大学吴克研究中心就台美中最新情势举办“台湾关系法(TRA) 45周年”研讨会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阿拉巴马建会失败
乔州三城进入“日舞影展”主办城最后15名
大法官阿利托遭田纳西国会议员谴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