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品茶 邀约新生代

人气 117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9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涔溪报导)拥有八十多年历史台湾中部老茶行“泉芳茶庄”,第五代传人杜苍林年仅30多岁,不仅从父亲、现任台中市茶商公会理事长杜西铨身上,承袭制茶、品茶的好手艺,更融入新一代工厂管理、网路行销经营理念。从十足的门外汉,到逐渐看懂茶这门艺术,杜苍林建议年轻的上班族,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砌壶茶,日积月累,就能逐渐走进台湾茶广袤的天地。

近年来,便利商店罐装茶饮、休闲茶小站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茶饮料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最爱,令茶界的前辈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毕竟茶是中国人五千年承传至今的饮料,忧的是现代茶饮普遍在加糖、香精调味下,新一代的年轻人多半喝不出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变化,更难体会到承袭自闽南制茶工艺的人文特色。

“我大学时代也跟时下的年轻人一样,常常喝饮料、咖啡、奶茶,即使我家种茶、卖茶,从小也常喝茶,但是也没留心品茗叶汤的优劣好坏。”即使在茶叶世家中长大,但因年少时求学至上,即使家中早已是中部地区好茶的集散地,杜苍林确没深入了解。

泉芳茶庄第四代传人,台中市茶商业公会 理事长杜西铨。(摄影:苏玉芬/大纪元)

父亲引入门 品高山茶细腻

大学时代北上就读经济系,毕业后原本想到大型企业工作,没想到服完兵役后,家庭的变故让杜苍林从此改变志向,踏着父亲、祖父们的步履,走上茶的世界当中。“因为祖父身体不好,正值春茶采摘期间,我看到父母亲在医院、茶园两头跑,家中人手不足,决定留下来帮忙,开始跟着父亲到梨山茶区的制茶厂,从制茶基础开始学习。”

位于丰原的泉芳茶庄,在曾祖父杜江水、祖父杜焕璋时代,可以说是中部富有名号的茶叶买办,常常深入各山头、与各地茶厂交流,当时有“北华泰、南坤海、中泉芳”之称,时至民国60年,杜江水和果农陈金地合作,在大禹岭中横段105K试种乌龙茶种,成为高山茶的先驱。

民国64年,杜焕璋邀时任台湾区制茶同业公会总干事、已故茶学家林馥泉品茗试种的大禹岭茶,林试饮的结果,认为质地超过铁观音茶王及冻顶乌龙茶,当下令杜焕璋信心大增,杜西铨接手后继续在梨山地区耕耘,除了进入福寿山农场制茶,并在2400公尺的华岗地区设立华刚制茶厂,创立了“华刚茶”的品质和名号,获得了2011年神农奖的肯定。

精制过后的乌龙茶(摄影:苏玉芬/大纪元)

注入人文 茶汤宛若艺术品

杜苍林在跟随父亲制茶的过程中,体会到父亲和祖父在制茶工艺上的坚持。“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的福报,因为我刚刚开始接触茶,就从茶园、茶厂开始做起,才知道种茶不容易,特别是在高山交通和物资不方便,一群人在那里还要能耐得住寂寞,用很好的心情去做出不同的口味和味道。”
因为知道栽种制作的辛苦,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杜苍林会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和消费者分享从父亲、祖父辈那学到的知识。

珍藏30年老茶泡开后能自然舒展(摄影:苏玉芬/大纪元)

“你喝的这泡茶是比较果香、还是比较花香,是在什么样的过程中得到这样的香气,这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师傅做出不一样的茶汤。所以茶是很特别的,很人文的,每一泡的滋味都不一样。”杜苍林特别喜欢和客户分享茶汤人文特质的迷人之处。

“其实茶是农产品,也是艺术品!”杜苍林说,时下年轻人习惯喝饮料茶,会以为茶就是罐装饮料的大量商品、口味都一样,为了打破年轻人的迷思,他从父亲手中接下经营棒子后,特地发展出茶包和原片袋茶,目的是让都会区的年轻人,以很简便的方式,亲近台湾茶的特殊风味。

珍藏30年的老茶水色怡然饱满(摄影:苏玉芬/大纪元)

简易杯具 茶香山气溢满怀

“茶的甘、醇、香,需要品味的敏感度才能去鉴别,如果没有平心静气,或是没有人引导的话,冻顶茶、阿里山、杉林溪,或是不同高度、地理的茶汤软度和细致的味道,就难以分辨。”因为网站和FACEBOOK的媒介,杜苍林接触到许多想找好茶的年轻朋友们,他会将自己的体会和故事现身说法,再慢慢引导他们享受品茗的乐趣,在父亲的嘱咐下,未来还准备到大学社团的茶艺课程推广,希望鼓励更多年轻人认识这项台湾重要产业及其文化传承。

在杜苍林的心中有一个新的蓝图,年轻人不再总是到便利商店买罐装茶饮料,而是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套简易茶具,这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毋宁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每天留给自己15分钟,冲一壶茶,随着茶的细致和缓慢,让心情获得片刻的宁静,或和身旁的同事一起分享,让茶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然而,这也或许不是新的生活方式,而是藉由茶的引介,回归到人原有的平静和祥和中。

责任编辑:李雪玲

相关新闻
宋代饮茶风行 高丽引进汝窑茶器形
阿里山春季优良茶竞赛颁奖
台优质茶专区 生产在地好茶
香港饮茶不容错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