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客家风情的北埔小镇

用“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来形容新竹北埔小镇,可说是相当贴切。二十年前这里对外唯一的联络要道“台三线”大约只有今日的三分之一宽。

“头一次搭公车沿着蜿蜒的山道前行,两旁浓密的树林遮蔽了天空,感觉好像是坐上了开往溪头的公车。”一个被分发到此地公家单位服务的朋友这样形容。好不容易抵达北埔的公车站,那是寒冷的元月天,当她踏着空寂的街道前行,整个镇区竟不见一个人影,气氛之诡异宛若闯入了空城。

周休二日所兴起的休闲风潮改变了许多台湾小镇的风貌,北埔的纯朴外貌或许无多改变,但人潮却蜂拥而至。今日的北埔成为远近驰名的客家小城,每到假期,通过镇区外围已经拓宽为四线道的台三线两旁停满了车子,天空虽不再被遮蔽,但略显狭小的街道挤满了闲逛的人群。

番薯饼、芋头饼、擂茶、柿饼,炙手可热

“是什么能不断地吸引着人群到这个小镇上来?”我亲自到小镇来试着寻找答案,是饼吗?创立于1871年的隆源饼行,所生产的番薯饼及芋头饼的确非常有名,童年印象中每到中秋节时这店里的薯饼及芋头饼,几乎等于是邻近乡镇中秋月饼的代名词。“应该不是吧!隆源饼行已有百来年历史,而且光为吃饼而来,恐怕吃了几次就不想来了。”

“那应该是擂茶。”我想到了第二个答案。这种将茶与食品混合在一起的有趣喝法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张飞带兵进攻武陵之际,因故众将士无力前进,当时有一位老草医献上祖传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状烹煮后食用,将士们吃了之后便恢复精神与体力,从此擂茶名称就传扬开来。

北埔擂茶的兴起,源起于时任北埔农会总干事陈重光,建议青年回乡推动文化产业,十年间从第一家擂茶店,至今已达五十多家的盛况。一个陶制的擂钵内放入花生、黑芝麻、白芝麻、绿茶粉等食品,用木棒槌打压碎研磨成泥状后,加入擂茶粉再冲入滚烫的茶水,搅拌均匀即可饮用,风味如何还是得看每个人的口感,但许多人都是冲着那股趣味而尝试的。

“柿饼或许也占有一席之地吧!”新竹著名的“九降风”孕育出独特的柿饼产业,每年的黄历九月初就是“九降风”吹起的时候,柿饼加工业者,先将新鲜柿子洗净削皮,再置于网架自然风干。台湾地区最主要生产的柿子大致分五种:日本富有柿、次郎柿、四周柿、牛心柿与石柿。北埔所栽种的品种为“石柿”,甜度高、口感佳、肉质细致最适合用于制作柿饼。

古迹、人潮的魅力

特产之外,似乎也不能忽略古迹的影响力。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间客家移民开垦的基地,当时淡水同知李嗣邺基于防番与开垦,特派干员于北埔设“金广福”垦号,设三十六处防隘,募三百余隘丁,进行开垦的工作。“金”是指合伙或吉利之意,“广”是指广东,“福”是指福建,“金广福公馆”即为三十六处隘寮的办公室及指挥中心,现在成了桃竹苗地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古迹。

金广福周遭也建有许多古迹。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的天水堂,由金广福开拓垦户首姜秀峦兴建,位置邻近金广福的左侧,是北埔聚落内最大的客家传统建筑。此外金广福正对面不远的姜阿新宅,为仿欧式之巴洛克式建筑,气派的外观彰显富豪之家的身份,是建筑上难得的经典作品。

镇民信仰中心的慈天宫,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为姜秀銮家族自惠州迎请观音神像供镇民祈福膜拜,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常会到此捻香祈祷。庙前广场以石板铺成,广场旁的人家利用冬日的干燥天气在广场上晒起萝卜片来,客家人称这种薄薄晒干后的萝卜片叫“萝卜钱”,用来炒猪肉或煮萝卜钱猪肉汤,都非常可口。

除了特产与古迹之外,富有客家建筑风格的老街小铺也让游人体验到浓浓的怀古风。我突然发现人群或许也是吸引人潮的原因之一,那摩肩擦踵的乐趣,那“原来你们也都到这里玩”的认同与归属感,让这穿梭时空百来年的小镇,始终默默不变地诉说着“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