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减赤 全球拿富人“开刀”

美国国会20年来首次给富人加税 为避税 高收入者想办法推迟缴税 更多富人为逃避高税率移居他国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1月04日讯】导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面临财政收入不断减少而债台不断高筑的各国政府纷纷把增收减赤的“希望”寄托在富人缴纳“其合理份额”税款上面。不过各国富人们也开始“反击”,他们的终极武器就是“一走了之”,放弃所在国的国籍。

(大纪元记者王和、严海综合报导)刚刚获得奥巴马总统签字生效的避财政悬崖法案是美国20年来的首次增税,而受到影响的是家庭收入45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成为最新一个对富人祭出“增税”措施的主要工业国。

各国采取各种手段对富人征税

位于华盛顿的无党派智库税收政策中心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说,避财政悬崖法案中超过90%的增税将落在收入为100万美元及以上家庭的头上。而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之前的一项统计,美国富人所缴的税占全国总税收的12%,超过欧洲等国。

在有着高税收传统的欧洲国家,法国社会党政府已经提出对富豪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以上的部分征收高达75%的重税。除了直接对富人提高个人收入税税率外,欧盟开征的金融交易税和日本会实施的征收消费税新政都变相增加了有钱人的税务负担。

富人也面临其他变相征收的税务,例如,实施13%统一税率的俄国2013年起开始对1000平方米以上的豪宅房产征收奢侈品税,价值5百万美元以上的房产将被征收额外5%的地产税。奢侈品税还将针对金融资产以及提高大马力车辆课征。

税率升高 美国富人推迟“领薪”

在财政悬崖法案出台之前,美国富人已经开始通过提前抛售豪宅等方式为高税率做准备。一些企业也“配合”行动,提前进行分红或发放高额奖金。而在新法生效后,预计将出现相反的情况,富人会想办法推迟自己本应领取的收入,经济活动的扩张恐怕受到影响。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为了保护自己的收入不被国税局(IRS)抽取太多,受到新的税率影响的富人已经开始计划推迟领取奖金和其他薪资,转而把这些钱放入一个不用缴税的类似个人退休账户(IRA)的地方。在2013年他们的收入、资本增值和分红的税率都要增加。

财富管理专家表示,尽管高税率看起来会维持很多年,但推迟领取收入仍是有意义的。因为总体来说,晚给IRS缴税比早缴税更为有利。同时,对那些企业高管,如果现在的收入等10年后退休时再领取,则这笔收入所应缴纳的税率一般会低于目前。

美国侨民仍需缴税 面临各种困境

过去富人都喜欢把钱藏到海外避税,但最近美国政府开始全球对海外富人追税的行动。大多数国家的国民可以居住在海外,保留其国籍,同时不须向母国缴纳税赋。但美国是会向移居海外国民征税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同时要放弃美国国籍也需付出高昂代价。

尽管海外美国公民收入的头95,100美元无需缴税,但对收入超过这个数字的海外美国公民,则必须面对被双重征税的可能,同时美国税务制度之繁琐即让一般民众头大,而随着国税局加大税务执法力度,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犯雷区,缴纳数以万计美元的罚款。

同时美国侨民还需面对另外一种麻烦,即因为美国强力海外查税,因此强制海外金融机构对美国公民的账户采取额外的申报措施,使得一些外国金融机构干脆在当地拒绝接受具有美国国籍的居民申请开户。

放弃美籍不容易 面临高昂出逃税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美国海外侨民开始认真考虑放弃国籍的可能。但他们将面临出逃税(Exit Tax),即针对你所有资产(包括房地产,证券,企业和个人物品等)的市场价,减去当初投入的资金,所得的数额课征税金。超过60万美元的部分即按其为当年所得课税。

有人戏称这是一种遗产税,即你离开这国家就好比死后将遗产留给后人一样,即使还没兑现的投资,也得按市价计算所得,缴交税金。更有人称这规定是“美国的柏林围墙”,显然是阻止有钱人离开美国。

尽管目前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仍相对较少,据IRS统计,2012年的的数字大概是2000人左右。但在这方面专业的律师估计,这个数字大约有8000名美国公民。从2010年起,放弃美国国籍的案例大增,比2008年增长了近6倍。

经济全球化下富人移民海外恐大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选择居住地将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爱国情怀当然仍会是一个因素,但已经可以看到,很多人是在考虑个人自由和财务上的成功后等因素考虑移居他国的。美国公民移居的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挪威,新加坡,开曼群岛等。

随着美国经济自由度从几年前的全球第三位降到2012年的第18位,以及美国20年来首度增税,以及可以预见到的政府开支增加,赤字不断增长所必然导致的未来财政困境,决定切断与“山姆大叔”关系的美国人的这一数字未来预计会不断增长。

相关新闻
厌倦极左政策 加州警长公开发声力挺川普
两位总统候选人本月都来南加州筹款
X公司:获取川普推特数据的程序违反宪法
6名游客在东好莱坞度假屋遭遇抢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