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扶贫资金”究竟富了谁?

人气 31

【大纪元2013年10月31日讯】近日,一则有关中国贫困县问题的新闻再次跃入人们的眼帘。内容直指贫困县政府打着招商引资的名目,大肆挥霍以税收为基础的扶贫资金,打造了一处与贫困县实际经济状况及民生萧条完全不相符的超豪华办公建筑。此建筑名曰“政府接待中心”。

新闻中所提及的贫困县是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这个与县平级的地区在刚刚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之时,就被爆出该地的商品房已经涨到每平米一万元,且当地老百姓所缴纳的供暖费与省会城市的商业供暖费处于同一水平。从这条如此简短的信息我们仍可以看出,贫困县的入选居然与当地房价的直线上涨并驾齐驱,且并不以当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作为参照与考量。

事实上,众多的县级地区被国家评选为“贫困县”之后,政府肆意挥霍巨资的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上曾频频爆出一些贫困县“斥巨资盖豪华办公楼”、“花费千万开演唱会”、“耗资千万搬运一块有助于风水的石头”,甚至入选“成功”后,在政府楼前以电子广告的方式加以宣传祝贺的消息。可见,能够入选为国家认定的“贫困县”是当地政府翘首以待的好事,它意味着该地区将得到一笔由中央下拨的数目可观的扶贫资金。然而,拿到这笔收入的贫困县政府能将钱真正用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当口上的概率几乎趋于零。因此,入选贫困县实际就成为了当地政府瞬间实现自身发财美梦的最佳途径。

照此来看,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地方政府将所得巨资取之若干来作为招商引资的成本似乎早已在意料之中。而需要指出的是,招商引资本身是以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和条件来吸引开发商和投资商的,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他们也绝不会投以巨资,做赔钱的生意。只是环境和资源是居住在此的居民所共有的宝贵财富,如今却但凭打着“为人民服务”的行政官员肆意买卖转让,为他们继续敛财肆无忌惮的强占本应属于老百姓的天然资产。有意思的是,那些拿到巨额扶贫款的土豪官员们尽管费尽心机,为招商引资打造豪华接待中心,然而最终投资商却因为当地日益恶劣的环境变化以及水资源枯竭等问题不得不放弃在此地的发展投资。可见,地方官员的种种努力不过是换来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

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在告诉我们当地政府的无知和无能,还是说明了政府肆意将钱浪费在无用之处是因为某些钱来的太容易?让人倍感好奇的是,对于这种从制度上难以约束的拨款扶贫形式,中央到底在以怎样的标准和步骤来进行审查和评判呢?维基百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称国家级贫困县的划定标准是以当地人年均纯收入来作为依据的。按照2012年中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标准,人均年收入少于2,300元的则算是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则相应的降低标准。

如果这种说法是确切的,那么我们更需要知道,人均年收入的数据到底是由谁来主持统计、核算的,并且如何认定最后出来的结果合理有效?此外,按照联合国每天1.25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在2005年时就有2.54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全中国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253.42元。由此可见,在中国少于国家拟定的“2,300元”人均年收入标准的地区,极有可能远远超过目前所评选出的“592”这个数字。而那些更多未能得到扶贫资金机会的贫困县又能如何维持生存呢?

如此众多的疑问却无法得到让人信服的答案,因而只能说明贫困县的遴选不过是中共政府随心所欲、一时兴起的意向和决定而已。当然,这种看似没有确定标准的随意而为必然与自身利益的获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位与国家扶贫办官员有着特殊关系的体制内人士曾为找立项资金的朋友出谋划策时称,只要能与某些县级政府建立利益关系,自己就能帮助他从下拨的扶贫款中分得一杯羹,为项目拿到足够的资金。尽管这番话听起来有些忽悠的成分,但从言语之中我们仍能发现,在中国,一切由政府来掌控的资金都有可能再次通过各种方式循环到政府官员的私人账户中。这些仅仅游走在与民众脱节、与政府挂钩的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所得,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根本毫无关联。那些扶贫资金要想真正用来解决贫困难题,恐怕比登天还难。

相关新闻
郭海飞:河南省西平县之匪政
中共数据打架 31省投资总和超中央统计9千亿
鉴恒:孩子撑船求学说明了什么
中共海军司令是“表哥” 反腐花总被噤却后继有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