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生命写故事 为老人口述历史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1月2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3日电)谁用生命写故事?“第二届‘发现、感恩、致敬-我身边的抗战/台湾日据故事’影像纪实比赛”,24日下午2时在台北市议会B1大礼堂举行颁奖典礼。

为鼓励人人都可为家中老人做“口述当年历史”,台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会、台北市感恩协进会、全球华人纪念抗日协会、纪念抗战暨台湾日据抗日活动联盟等民间团体共同举办这项比赛活动,所有参赛影片,都是用手机或者其他简易录影设备,为曾经参与抗日战争的老人家,留下不为人知的感人经历。

台北市感恩协进会理事长钟蕾妮表示,虽然手法并不专业,内容及心意却极其珍贵,欢迎大家参与,从中寻找历史的共鸣,并可为明年第三届比赛做准备。

主办单位特意选在70年前“开罗会议”召开期间举行比赛颁奖典礼,纪念此一影响台湾能脱离日本统治最为关键的重要会议。

钟蕾妮表示,抗战胜利迄今,已逾68年,当年参战官兵现在不是高龄,就是卧床甚至已过逝。所以,时间是这些抗日故事搜罗的大敌,加上这段历史是国人身边所有老人都经历过的事,因此呼吁国人为家族、为身边老人一起来抢救这段重要历史。

钟蕾妮指出,参赛的5部影片,受访者从85到93岁;有老人家很年幼就为全民捐款买飞机而帮着沿街募款者;有15岁就行军远赴印度为驻印军养骡马抗敌者;有乘坐荷兰潜水艇到马来西亚作敌后工作者;有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描述当年的骇人场面;句句血泪,听来不仅令人动容,更是赞叹他们以生命写自己及国家历史的经历。

“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曾说,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钟蕾妮指出,美军凋零后,他们的史迹被完整的保存,但台湾这些老兵的事迹,若无妥善的保存、搜集、陈列,最后不只是凋零,甚至被遗忘。

钟蕾妮强调,办活动仅能抛砖引玉,希望借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把自己父执、周边亲友的抗日或台湾日据故事,尽快的纪录下来,因为时间不等人;她同时呼吁政府应尽快设立“包含抗战及台湾日据抗日历史”的“国家级抗日纪念馆”,以免这段历史,空有文字,没有实证完好保存、展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