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指导种芦笋 峇里人转运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5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永捷雅加达30日专电)中华民国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农技团技师苏天集3年前赴印尼峇里岛教导当地农民种植芦笋,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计,重拾身为农民的骄傲。

“雅加达邮报”(Jakarta Post)今天刊登这个故事。培拉佳村(Pelaga)拥有肥沃土壤及丰沛雨量,不过,当地农民习惯种植树薯、玉米和咖啡等传统作物,只能带给他们每月最多10美元的净收入。迫于生计,有些农民只好出售田地给别墅业者。

最近培拉佳村农民售地求生存的情形几乎消失了,原因就是苏天集把芦笋栽种引进当地,让农民有钱赚。

苏天集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他在评估培拉佳村农作条件、农民收益及市场导向后,决定带领当地农民种植高附加价值的芦笋。

他说,以同样大小的农地而言,当地农民过去种植树薯、玉米,每年最多只能挣得100万印尼盾(约新台币3,053元);改种芦笋后,1年收成3次,收入增加至1,200万至1,500万印尼盾(约新台币3万6,000元至4万6,000元)。

谈到改变当地农民耕作的方式,苏天集说,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扭转他们的观念,当地农民过去都是作物种了就不管,也不在意后续的照顾,他可是长久苦口婆心,才灌输他们正确的农耕观念。

几年下来,培拉佳村现在已经成为峇里岛的高级芦笋产地,顶级的芦笋1公斤可以卖到5美元。

当地农民卡图特(Ketut)说,他种植的芦笋都卖到超级市场、餐厅,甚至是雅加达,培拉佳村人如今不再视自己为低下的公民了。

“耕种是最棒的工作”,卡图特说,培拉佳村民过去常远离家乡去外地工作,不看好务农的前途,如今这里的村民认为在故乡耕作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那些离乡背井的村民现在也陆续返乡加入耕作行列。

从没电、没水的偏乡孤军奋战到今天的成果,最让苏天集欣慰的是,培拉佳村民透过种植芦笋重建身为农民的骄傲;更让他感动的是,当地农民都知道这是来自台湾的技术和友谊,当地人讲起台湾无不竖起大拇指,感谢台湾的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