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华教授:细说中国经济之困境

张东光

人气 39

【大纪元2013年07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前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系副教授、Silvercrest资产管理公司策略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近期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谈到了中国经济现在急剧走下坡的详细来龙去脉。

出口模式走到头

程致宇说,“若你想了解中国的现况,你必须回顾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那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模式。中国透过外需来拉高工业投资,但若欠缺国内市场的支持,该模式是无法持续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也都采用相同的模式,后来都透过廉价劳工将其贫穷转为竞争利基。这也让他们提振内需消费和投资。”

问题是,这个模式在开发中国家运用的很好,但中国却产生了不平衡的现象。如果中国想生产超过其内需消费,其他国家就必须消费过剩的产能。自2008年金融风暴后,一些迹象显示其他国家可能无法持续举债消费那么多了。因此,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出口在2008年以后大幅下滑。

为了救出口,中共推出货币刺激政策。那导致了信贷狂潮,进而引导投资热潮。于是,中国净出口占GDP由8%降为2%,投资的份额由43%提升为50%。

刺激投资补出口不足

换言之,中国用投资倍增来弥补出口的丧失。他们创造新的基础建设、桥梁和工厂,好让GDP维持高档。问题是,为了让这一切看起来像真的一样,必须有一个终端使用者。过去,海外的需求可弥补这个差距。但现在已无法达成了。国内需求必须起来。

这个转变的必要性大家都有广泛的认知。但在旧的增长模式下,整个经济都全力将资源从家计部门中挪开,转去投资。这包括税法,也包括压低人民币的汇率。因此,中国需要改变那些政策。

但问题是,如果你这么做,你就在扯投资的后腿。此外,一个由国际消费主导的中国经济,有输家也有赢家。今日成功的企业并不想见到模式的改变。

房市(和住宅和商用结构)占投资的1/4,但商用不动产的需求已到了一个严重扭曲的程度。我们看到部分工业的大量过剩产能。中国一家大型造船厂宣布倒闭,另一家国营造船厂则请求政府纾困。

在中国的太阳能部门,我们也看到了两家全球最大的中企公司倒闭。钢铁和铝业也有类似的压力。

在投资热潮下,一个四级城市兴建了一座奥运等级的体育馆。中国许多的高铁路线没有经济价值。许多新建的机场每天只往来一、两个航班。还有许多的过度投资没有明显浮出台面。

程致宇说,他曾拜访一些码头,开车一个小时后还看一个相同营运模式的码头,该省就有五个这样的码头。在2008年之前,这些项目或许只有一个会被批准。但在投资狂潮期间,五个都被批准了。

影子投资工具冲高信贷

许多投资都是透过私人债务管理工具进行的,它通常承诺年报酬率12%或以上。当人们到银行买这些产品的时候都想这应该不会违约吧,因为它有国营银行或政府在后面撑腰。这个信念被传播开了。这导致了不可思议的投资市场的扭曲,让很多投资人忽略风险因素。太多的投资都建立在政府保证一切的认知上。

在健康的银行体系内,银行会放款给你,你会偿还本金加利息。银行取回资金后再放贷给另一个人。但现在,中国GDP的占比一半来自投资。每年的投资预算越滚越大。为了维持GDP的增长,中国今年必须建造比去年更多的道路、桥梁和高速公路。

而中国的银行必须在融资上支持它。如果投资市场没有产生报酬,如果他们没有妥善运用资金,银行就拿不回借出去的款项。这意味着举借新债的唯一方式是透过信贷的扩张。因此,银行体系的信贷持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坏帐也会水涨船高。

人们不知道的是,自去年10月以后,中国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放贷出大量的资金。在2012年第四季,信贷金额增加6,000亿人民币,今年第一季达到了1万亿人民币。

信贷的金额一半来自“影子”投资工具,它承诺高报酬但却没有载明投资风险。中共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投书形容这些投资工具是庞氏骗局。现在,他们挖东墙补西墙来偿还负债。这是一个危险的融资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信贷扩张下,报酬率急剧下滑。因此,想要透过旧的模式砸钱来提振投资已不可行了。

信贷控制与改革阵痛

中共总理李克强说,“我们不能持续这样刺激经济,这不会产生效果,我们需要控制信贷,尝试调整朝向更平衡的增长。”但当他们一个月前试图控制影子信贷时,中国闹钱荒了。

试图控制信贷扩增的速度也会让银行曝险。银行已成瘾于这个信贷扩张的速度,他们不仅持续融资投资热潮,也在账面上窗视亏损。

改革有很多方式。你可让消费的增长由6%提升13%,也可以让投资下来但消费维持不变,但改革日程拖越久冲击越大。

控制信贷扩张和效率分配信贷,意味着实施严峻的预算管制。但中国欠缺市场纪律,国营企业还是可以无限举债、持续壮大。只要对GDP增长有帮助,即使没有投资报酬率,他们也会到处砸钱投资。

程致宇认为,中国必须进行一场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但在欠缺巨大冲击下,他不认为中共会进行这类的改革。短期而言,该过程会让GDP增长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可能导指金融动荡,投资产品或银行可能违约。

如果中国能通过这个调整,如果经济体系不再将资源分配给无生产力的目的……如果这些事情发生的话,中国经济的生产力将提升。它将出现农业、物流业、消费者经济、零售业、消费品牌、健康医疗和服务业等的兴盛,美国的百胜餐饮集团(Yum)、通用汽车或沃尔玛也可能因此受惠。

但这样的改变需要主政者有非常另类的思考,而人性通常都会一路走到死胡同时才会另辟蹊径。1980年代,出口导向的日本一直抗拒转型就是前车之鉴。

最坏的情况是,中国维持其目前的增长模式,持续创造过剩的产能。最后的结果可能是1990年代初期因过度投资而崩溃的日本。更差的可能是,他们转不动了,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动荡,银行失灵。在中国的拖累下,出口铁矿石给中国的澳洲或巴西可能受创。其次,像美国企业开拓重工(Caterpillar)的建筑设备销售也会大受影响,去年它就开始大幅下滑了。

(责任编辑:毕儒宗)

相关新闻
金融时报:出口数据严重失实 曝中国增长比官报更缓慢
中国4月份出口数据笼罩质疑声 外媒:夸大5个百分点
CNN:中国债务是正在形成的危机?
惠誉:中国信贷泡沫在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