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揭短会”只是开始 习近平发狠话警告

人气 3

【大纪元2013年09月27日讯】9月22日薄案刚刚宣判,9月23日习近平上午就去了河北调研,而且罕见连续四天参加河北省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河北省委展开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发了狠话。

今年6月底,政治局会议上也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但是海外媒体称,习近平主导的整风运动在初期掀起一阵高潮后,现时在省级层面逐渐陷入了后继乏力的境地,所以这次习近平参加了河北的会议。

习近平河北发狠话

此前,6月22日至25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公开曝光党内高层的分裂。当时政治局六名成员做了重点发言。

而这一次,9月23日习近平上午就去了河北调研,而且罕见连续四天参加河北省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不断要求河北省委作出“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共喉舌《新华网》报导中突出习近平表态称,这只是一个开端,“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

联系当前宣传领域的丑态百出,这句话被外界认为除了警告地方大员外,对宣传部门的警告的意味也很明显。

宣传系统丑态百出 紧急转向

近期,张家川初三杨姓少年学生被公安抓走,罪名是造谣惑众、聚众滋事等。目前此学生因为舆论压力获释,官媒开始一面倒批评张家川公安,但是就在几天前,官媒还在吹捧该地公安。

中共官方的喉舌《新华社》也多次发表新闻报导,对杨姓少年落井下石以坐实张家川警方所谓杨姓少年造谣惑众、聚众滋事咎遭受惩罚、实为咎由自取之说。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则在一边敲边鼓,声言杨姓少年遭打击,并非证明两高500次转发司法解释没有问题。

然而,《新华社》和《环球时报》最终又成为了中国网民的笑柄。

《新华社》在其报导中将杨姓少年发表的“看来必须得游行了”的说法,改成“必须得游行了”,将一个价值判断移花接木修改成一个号召,有替张家川地方当局罗织杨姓少年罪名的嫌疑。

张家川警方说杨姓少年发帖煽动了抗议政府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游行;然而,中国网民的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是游行在先,杨姓少年的言论在后;警方显然是造谣诬陷少年;《新华社》的报道也并无调查,而是在捏造事实。

刘云山被指“一蠢再蠢”

2013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发表独家新闻〈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此文发表后被大陆媒体纷纷转载。很快,中共《新华网》官方微博证实“确有其事”。不过几个小时后,《新华社》又突然宣称此报导为虚假新闻。

据说“习总打的”事件后,习近平在内部会议上批“一蠢再蠢”。海外中文媒体报导,在今年初习近平就《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批评刘云山,要求宣传部门不要添乱。

而《光明日报》指摘“豪车禁挂军牌是制度的倒退”,《新华网》接连发文反驳越反越腐、官员大多是贪官,更被视为与习近平治军、反贪唱反调。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指出,北京近期左右派论战、钱荒等政治经济冲突激烈,习近平将政治局的矛盾公开化,显示问题之严重,不只是对现任领导人的警告,也是对他们背后的元老的警告。

“刘云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海外中文网站曾报导,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名干部撰写文章称,“刘云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该文称,习近平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严厉的讲话让海内外惊讶,结合前段时间在一次内部讲话上习近平说,政治委员如果触犯党纪国法,不应该有“免死金牌”。不难推测,这次会议是有目的,而且目标就是政治局委员甚至常委。

文章认为:“刘云山早应该看出来,危险正在逼近。这个据说是江时代的遗老,仗着对宣传与舆论的长期掌控,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继政法委之后又一个冲上风口浪尖的历史败类。”

早有网络传言,刘云山垄断了习上来后的宣传,什么东西都不请示,认为习是“门外汉”,习的智囊都太年轻,没有经验。他劫持并垄断了习近平“中国梦”的解释权,但国内网络却鲜有报导。

该文还披露:其实宣传部门早就沦为利益集团维护自己利益,鱼肉老百姓的工具。据中纪委掌握的消息,现在几乎所有的宣传口,尤其是负责互联网管理(删帖)的,几乎都是收钱办事。他们收钱办事不要紧,却让这个政权看上去比管制新闻的希特勒还不如。

文章称,中办早前接到一份来自中纪委的情况通报,说宣传口腐败已经达到无法想像的程度。由最高领导人掌握的调查组已经对宣传部门进行调查,刘云山不但有大量的财产说不清,他们亲戚与爪牙不是在海外住豪宅,就是在国内各地把握新闻口,对新闻与网站收买路放行钱。情况之严重,已经超过胡作非为的政法口。

(责任编辑:岳青)

相关新闻
习三中全会再打虎?薄宣判牵出“江泽民及家族”
法广:“若公布所有指控 薄熙来足判4、5次死刑”
习李相继考察大连 被指涉薄案第二季热身
习近平河北调研 周永康政法委旧部承认“工作失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