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古诗逸事:〈枫桥夜泊〉疑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生卒年月不详)写的一首题为〈枫桥夜泊〉的诗。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

然而,且慢!宋代欧阳修却认为:寺院半夜从来不敲钟,这是张继乱写。

明代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另有看法。他引用别人的记载,断定寒山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他并普查了唐诗,发现好几位有名诗人,都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写过半夜敲钟。李攀龙积极为张继辩护。

明代《诗眼》作者,翻查历史,证明其他地方有半夜钟,寒山寺有没有呢?虽然弄不清楚,但是张继为了说明旅途劳累,而这样写了还是可以的。

明代胡震亨,说得直截了当:“诗人写景物,要紧的是音韵的谐和与意象的完美,至于细节是否真实,不过区区小事罢了。寒山寺究竟有没有夜半钟,固然是一个问题;就算确实有,而张继是否听见了,也大成问题!”所以说,诗人张继的写法不成疑问,而欧阳修的指责,也实在过于拘泥和挑剔。

中国诗坛,有这样的好诗和如此的批评和争辩,正是诗歌创作的认真和自由的优良传统,正是文坛、诗坛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真实写照。对于作家和读者,都大有启迪。@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