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农摸索技术 农地飙涨 障碍一重重

人气: 18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0月19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谢平平台湾南投报导)阿里嘉夫妇从3C产业转投入温室栽种彩椒,起因为金融海啸导致科技产业一片哀嚎,阿里嘉太太刚从澳洲打工度假回来,无法重返原来工作的科技界,而阿里嘉先生则放了无薪假,两人觉得科技业起伏太大,“希望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碰巧当时朋友透露,“温室好赚,成本又低”,两人遂决定放手一搏。阿里嘉先生先到农场实习打工,学习经验,之后遇到政策释出温室补助,两人于是“撩下去”,从租用农地、投资温室设备、土质改良、种植技术摸索、找对通路,加上其他损耗,期间投入金额逼近700万,一直到了第3年,才开始回收。

两人租用农地开始种植入门款农作物——青椒(彩椒的未成熟果),“边做边学”,第一年收成时,青椒成了“红黑彩椒”,拍卖价格仅剩1/3;两人去报名农业相关课程,包括农药施放等,但阿里嘉夫妇发现,农药课程提供的数据多半从安全、小面积的实验室而来,或是针对别种蔬果讲解,跟他们所在的气候环境上和在大面积栽培种植彩椒所必须注意的虫害、通风度等环境,精细度上有一定的落差,农药施放倍数经验靠自身的摸索和纪录非常重要。

前两年的观望期,他们发现选择作物很重要,门槛低的大家都能种,不常见的成本高,利润高的已经有人固定会种。夏天是农业的旺季,阿里嘉先生每天都工作超过12小时,但每月收入几乎没有盈余,直到第三年改种彩椒,情况好转,才能请工人帮忙。

此外,阿里嘉夫妇认为,想从农要趁年轻,收成时,阿里嘉先生每天要与工人搬运6、70箱的甜椒,包货后总计约6、700公斤,除此之外,还得做许多杂项的工作,许多人想退休从农,但要当成事业来做,通常体力已经不堪负荷,除非是原本就是从事体力活的工作,“这里十几岁的小朋友已经在货运行打工,每天都要搬运很重的水果箱,体力都很好。”

而以温室农业(非传统农业)来说,阿里嘉先生表示,幸运的一、二年可以回收成本,“因为第一年没有损耗、土也是新的,没有虫害。”但重要的是,若不是出身农家,也没有相关背景,从农会比较辛苦,没有背景的条件下,光是找齐资材就得耗费许多时间,但好处是,比较能接受新观念,例如农药施放倍数、维护地力观念;许多老农施行惯行农法,以产量为重,化肥、农药的施放倍数多以农药行交代的为准,但到底是否合适,还是一个问号。

因为种种的困难,与阿里嘉夫妇同时间转行进入农业的6、7个人,现在仅剩1人苦撑中。而阿里嘉夫妇经过不断努力,稳定了产量与技术后,开始物色自己的农地,但几年内,炒农地风气盛行,该县农地计价单位竟从农地的“分”改为建地的“坪”,一分地从80万上涨到150万,“若以较无设施的百香果而言,一分地(约293坪),最好的毛利为30万,一般平均的毛利为15万,若土地面积上涨,新手障碍更高,年轻人从事农业的意愿更低。”他们直叹,这是最棘手的问题——土地无法长期持有,租约到期,所有设施的成本、心血都将归零。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