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河:宁将衰朽逐残年

——老年系列问题(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2月18日讯】最近几年,很多熟人见面,开口就问我还有多久退休。问的多了,想的就多了,渐渐有了品味,年轻人问我主要还是关心,很少有那种老不死的快点把位置让出来的诅咒,而更多是已经退休的老人们,有诸多不适应,有诸多不如意,有诸多的怨恨,恨屋及乌,朵拉一个受罪心理才平衡。
今天的人,怕老。

中山市一位60岁的孤寡老人躺自家儿床上尸体变成“蜡干”。村民称上次见到他已经是去年清明节前的事情了。(2月11日《广州日报》)。我跟帖:“这绝对是个谣言,把记者抓起来,这分明是恶毒攻击社会主义。”读者看得出我是愤激说反语。我们的宣传部门过去乃至现在都是这种口吻、这副嘴脸。媒体曾报导:中山一老者死后七年才发现;常州钟楼区都市桃园社区74岁孤老去世多日无人知;湘潭61岁独居老人“失踪”5天后才被发现死在家中;株洲天元区棉纺厂宿舍59岁的独居老人李建设死后一周才被发现;济南独居老人死后4天才被发现……

这些老人是“被发现”死的。死得很难看。没死的又活得怎么样?

在公车上,一老年男子因女孩不让座居然一屁股坐在女孩身上。男子扶老人被指撞人遭索10万医疗费跳塘自杀证清白。后来,老人承认是自己摔倒。今天的老人何以如此不堪?中国的老人得到了什么?社会有一种评介:不是老人在变坏,而是坏人在变老。这当然没有指明点姓,但每个老年人今天都承担着这种指责?不信,你倒在地上试验试验,看看有哪个好心人会来扶你?扶不扶,不是像春晚节目演来教育人的。中国人是未富先老,未老先衰,未衰而心死。老了,退休了,边缘了,丧失能力了,输不起了,被动地期待别人的帮助。

近日媒体报导,河南多地建立非正常上访训诫中心,七旬老妪被“训诫”,睡水泥地,在桶内大小便。上访者肯定有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关押“训诫”反映问题的老人。老人有个安身之处、安心之地,能去上访吗?

何为幸福?身体健康,夫妻和睦,家无外债,儿女正派。儿女不“啃老”,就是“有出息”;孩子能独立,就是“成大器”。父母对儿女的要求今天不高,为什么?多少父母早已认识到且深感无能为力,不能让孩子“拼爹”就是窝囊废;孩子不能出国陷于中国吸雾霾,老一代人,老二代人没有起好表率、没有尽到责任。

中国不少老干部,退休后还要纳税人继续供养,而西方老干部则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积累的人脉发挥余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在全球巡回演说带来巨额收入,出版自传先收1,500万美元订金,估计其身价高达3,800万美元,远远超过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500万美元身家。克林顿的不少银子都会汇入其名下公益基金,为其赢得良好声誉和社会影响。不少西方国家的退休领导人往往也是这个模式。中国领导人退休了,一年要花费公家多少银子?这是“国家秘密”。我记得一个全国政协委员前年提了个议案,领导人一年要用多少就用多少,一个亿、十个亿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能惠及子孙。这个议案绝对受到全国人民欢迎,但也绝对在官员哪里通不过,因为他们“代表人民”。从他们的牙缝里扣出一点点惠物,中国的许多孤寡老人就不会死在家中无人问津。

中国的生活品质在世界排名第几?2012年,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第一,法国第二,美国第11名,中国台湾地区第46位,中国香港第67位,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位。也就是说,除了那些战火纷飞的非洲国家,中国基本上在全球幸福排名中处于垫底级别了。国情如是,老无所依。听这首歌,“请把我死后埋在这春天里”,哪个老年人不是潸然欲泪。。

“肯将衰朽逐残年”。即使老,不要老得那么难看;即使是个死,也不要死得那么不堪。

--转自作者博客

相关新闻
老年游客:不知道共产党邪的,我给你讲!
【亚城随笔】采访美国私立老年公寓(二)
湖南多名老年法轮功学员被非法抓捕
甘肃武威市一对老年夫妇被迫害离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